第四章,失踪的女佣人(1 / 2)

津门迷案 希明里 13203 字 2019-11-27

 他们来到途经西窑洼的大悲院,这座闻名佛教圣地,香客如云。

大悲院是天津最大的佛教寺院,供有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而闻名,存有大唐高僧玄奘法师的盖骨舍利。

大悲禅院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几经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玄奘法师经念堂,弘一法师经念堂。

大雄宝殿有从魏晋到明清各代佛像,菩萨像几百尊。其中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渡众生,大悲禅院由此命名。

每到农历初一,十五,寺院的大雄宝殿内外,香烟遼绕,人群如潮。

西窑洼与大悲院相邻,在高大的墙院外,就是一片片低矮的平房院落,大小形状更异,什么砖房,土坏房,草把子泥房,蓠巴登房等,还有流浪讨饭人,用纸箱破布搭的窝棚。

胡明一和赵学明好不容易驶过,人群拥挤的大悲院,来到西窑洼的羊肠似的街道里。他们完全转了向,用地址问了许多过路人,都没找到女佣人王玉琴的院子。

他们乱转了半个小时,才发现除了天纬路上的大宅门院,和街上的青砖瓦房,门脸房有门牌外。小胡同里的平房小院,尽是私搭乱盖,根本没有门牌。

如果,他们再找不到李家胡同十二号,那只能求助,刚才相遇的那个瘦高个警员了。

己是中年,胡明一和赵学铭因上午忙碌,没来得急吃早点,到现在,两个人己饿得,前心贴了后胸了。

他们又回到西窑洼大街,在一家张记包子铺前,下了自行车,把车锁好了,进了这家包子铺:

张记包子铺店面不太大,有二间平房,里面是厨房,外面一间是客人吃包子的地方,有四,五张木桌。

店里很干净,香喷喷的包子味从厨房飘出,馋得胡明一直咽口水。两个人在店铺的一张桌子旁落坐。

一个像是掌柜模样的人微笑地招顾道:

“两位警官,光临小铺,您们想吃什么,这里有猪肉的,三鲜的包子。

还有些小酒菜凉菜,什么酱牛肉,肉皮冻,炒鸡蛋,凉伴海哲,还有二锅头酒,散白酒”

他们商议一下,点下了一斤猪肉包子,和那几个下酒菜,各自要了二两散白酒。

胡明一顺便向,包子铺掌柜打听,李家胡同十二号,在西窑洼的座落地点。

包子掌柜的回答让他们有了一线希望,原来,李家胡同,在清朝造币厂的后面一条小道里,紧靠大悲院的南后墙。

胡明一夹了个包子刚要咬,想起一个问题:

“学铭,这富商的巨款不知去向,会不会他把巨款交给了二姨太。

有人知道了她拿着巨款,诱骗她说出了巨款的去向,或从她手里获得巨款为了独吞,杀了二姨太,伪造了上吊自杀现场。”

赵学铭喝一口白酒,也很自信回答:

“胡兄,你说的完全正确,我和你想的一样,我觉得这个女佣人也知道,二姨太的一些秘密,要不她也不会背后跟踪二姨太。

那个粮站的搬运工,看见二姨太刚坐上黑色轿车,女佣人慌张地出现在粮站门口。

我肯定,二姨太一出楼门就被女佣人盯上了,尾随到粮店门口的,她也想看看二姨太到哪去?和谁见面?她一看人被轿车接走,没了法子,就慌张地回去了”

胡明一也赞同这个分折:

“这个女佣人一定知情,而且,这个有黑色轿车的人并不简单,虽然咱没看见是辆什么牌子的黑色轿车,能有这样轿车的人:

不是官员政要,就是富翁青帮或社会名流,咱们的对手不好对付啊”

胡明一说道这里,赵学明再没说一句话,闷头喝酒,他们两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富商黎元明死后一批巨款不知去向,那天,他的二姨太上了一辆黑色轿车,这个车里的男人与二姨太的关系非同一般。

女佣人更是异常,她有可能完全知道,那个开黑色轿车的男人是谁他们一定要找到这个女佣人,时不可侍。

赵学铭和胡明一匆匆喝完酒,吃了饭菜,又来了精神和劲头,向老掌柜结了帐,感谢地向他告了辞。

他们骑着自行车向大悲院南后院驶去,顺着墙边,找到了一条小道。

街道的两旁都是一个个院子,里面有青砖房屋和土坯房,和一些树木。

这里很清静,一个花白头髮,的老人迎面走来,胡明一下了自行车向前询问:

“老人家,我打听一下李家胡同是这里吗?

老人点了点头:

“是啊,这是李家胡同,这两位警官,您找哪一号啊?”

胡明一又问道:

“我们找十二号,叫王玉琴的”

老人笑了笑回答:

“噢,我就是十二号的邻居,他们家平常没人。今天早晨九点多钟,我在院子里听他们家门响,我出院一看,是他家的女主人回来了。

刚才我出门时,又见到她拿着一个花色的大布包袱,和两个穿着黑衣的男子快步走了”

胡明一赶忙问老人:

“老人家,您看他们朝哪个方向走了”

老人家指着身后的,一个胡同岔口:

“他们朝那个路口的小道走了”

胡明一忙向老人道谢后,和赵学铭飞身上了自行车,快速朝那个路口的小道驶去。

他们顺着小路向前猛骑,一会来到一条大道。

胡明一对这条路很熟,这就是中山路,他们两人连忙巡视四周,没有看见女佣人,和那两个黑衣人。

突然,他们发现,远方对面的街上,一辆黑色轿车己经开动,向金刚桥方向快速驶去。

胡明一和赵学铭见罢掉转自行车,准备追踪那辆黑色轿车。

然而,一辆有轨电车急速驶来,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和视线。等电车驶去,黑色轿车早已没了踪影。

胡明一完全看清了,那是一辆新型,福特牌黑色轿车,由于行驶的太快,他们都没有看到,车尾后的车牌照号。

他们十分失望地在,中山路来回找寻女佣人,和那两个可疑的黑衣人,但一无所获。

胡明一他们两人,停在中山花园的门前,坐在花坛边,分析刚才发生的事情:

按他们的骑车速度,如果,女佣人和二个黑衣人徒步行走,他们完全有,可能追到他们,找到他们。

他们这么快消失,只有二个可能:

一个是进到了一个院落或屋子,但那条小路两旁是,大悲院的院墙,和一处处拾荒,讨饭人的窝棚,没有院落和一处房屋。

快到了中山路口,才有两个染坊和打铁商铺,他们不可能进入。

中山路宽阔,中午行人少,他们要是到了中山路,胡明一和赵学铭完全可以看到他们。

这最后一种可能是,女佣人和二个黑衣人上了那辆黑轿车。这才这么快消失了。

而前些时间,生前的二姨太也是上了一辆黑色轿车,这难道是巧合吗?。

胡明一和赵学铭确都,没看清那轿车上的人和车牌号,他们陷入了深思和绝望。

他们又回到了李家胡同十二号,这个院子的大门依然被一把插头型铁锁锁住,院墙并不高,有二米左右,里面有二间青砖瓦房和一棵枣树。

胡明一透过院子大门隙往里张望,只见院子有三十多平米,干净到索,没有什么杂物,两间房门也有铁锁,不砸开锁是进不去房间。

他们又向这院旁两边紧挨的两个邻居院子看了看,有衣服晒在院子里,好像都有人住。

这两个院墙是蓠芭加泥筑的,有一人多高,院子不太,只有一间土坯房和小厨房。

胡明一拍了拍这家邻居的院门,喊道:

“有人吗”

门开了,出来的竟是,刚才见到的那位花白头髮的老人,他一见又是这两位警官,好像明白了:

“两位警官,没追上他们?这家女主人一直也没回来,你们还有事吗?”

胡明一答道:

“老人家,我们确时没追上找到他们,您还记得那两个黑衣男人长什么样吗,他们什么时间来找那家女主人的”

老人看了看周围没有别的人,便把他们两人让进院子,关上了院门。老人从屋里搬出一个长木登,让他们坐下,便讲叙了经过:

早是十点左右,老人到院中晒刚洗的衣服,忽听旁边十二号院的门响。他推开院门一看,那个很长时间没回家的女主人,开了院门锁,进了院子。

过了一会,十二号院门又响了,老人又看到女主人挎着一个布包袱出了院。

猛然,从岔道小胡同窜出两个黑衣男子:年岁在二十多岁,光头,上衣是中式黑布上衣,下穿黑布绑腿裤,从那打扮像黑帮派的人,其中一人身材愧悟,脸色凶狠,头额上还有个刀疤。

他们一见女佣人,言语了几句,拽着她就往前走,而她也不叫喊,乖乖地随那两个黑衣男人走了。

老人看罢,觉得奇怪,就出了院子,跟在了他们的后面,直到他们进了那个小道就没了影,才返身回来,正遇上打听十二号院的胡明一和赵学铭。

胡明一听了老人的话语,心中不觉一震,看这两个黑衣男人的架势,女佣人真是凶多吉少。

他们要赶快找到她的娘家,告诉她的家人了解情况,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这是他们一个最后的希望。

胡明一和赵学铭告别了老人家,又骑上自行车过了金钢桥,来到了热闹的鸟市,闻名天津的估衣街与鸟市相连。

金刚桥下的鸟市,是津门从东北角官银号,正兴德茶庄到海河边约二百米长的街上。这里一年四季,人群不断,异常热闹。

这条街以贩卖各种鸟类为主,有好看的红子鸟,聪明的百灵,美丽的画眉鸟,还能立地配有鸟笼子,鸟具等,人们因此称这里为“鸟市”

这里还出售蟋蟀,蝈蝈,以配有蟋蟀,蝈蝈罐,还有卖有些鸽子,小猫,小狗等宠物。

这里因交通便利,又是津门的中心,故此商贩云集。其中还有民间艺人以撂地表演为生,说相声的,玩杂耍的,变戏法的应有尽有。

这条街上座落多家店铺,书场,戏院,饭馆,小儿书铺等。鸟市附近就有三大戏院:聚英戏院演河北梆子戏,宝升戏院主演评戏,华北戏院上演京剧。

在这里逛饿了,还能在各种小吃摊上,吃到美味的水爆肚,羊肠子,煎饼果子,煎闷子,炸春卷,煮汤圆,冲藕粉等。

这里除了阴雨连天,大雪纷飞外,津门的富商,平民,社会名流,三教九派,都在这里凑热闹,一片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