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1 / 2)

 袁启方手执毛笔蘸了墨汁后,执笔沉吟片刻,温润的气质,陡然变的凌厉起来,下笔如走蛇一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挥洒自如。</p>

收完最后一笔,袁启方潇洒地扔掉手中的毛笔,退后一步,双手抱胸,好整以暇的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字。</p>

“弟!这书法又精进了不少啊!”严夫人食指刮着下巴,沉思了片刻道。</p>

“字体刚健挺拔,又能柔韧涵蕴。这副字里,隐隐看出动与静、刚与柔、舒与敛、虚与实对立和统一,有了道的风骨。”方默南摩挲着下巴评价道。“墨香润千古,灵韵尽风流。”</p>

“呵呵……丫头真会话。”袁启方乐呵呵地道。</p>

“弟,丫头没差!看这幅字,犹如登高山仰观风舒云卷,临沧海遥望白浪生烟,这一尺一副,一笔一划间笔墨之势,无不看到你境界又上了一层。”严夫人笑道,“我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p>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画中行。护尾,画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严广兴竖起大拇指道,“舅写的好看。”</p>

“呵呵……袁叔把握的‘度’非常的好。字体看起来,是简单又复杂。是严谨又恣意,是幽曲又豁达。是凝重又飘逸,是通俗又典雅。是理性又感性,是稚拙又老辣。你现在这幅字里,隐隐含有佛家和道家。佛、道同持一理,静修才能造化;只有虔诚笃信,至境才能到达。”方默南抬眼看向他道,“这也许是昨天晚上的感悟。”</p>

“对!丫头的不错!对道的感悟!”袁启方颇为感悟地道。“道,何为道?道就是你的人生之路,就是一个过程,就是你要经历的一切事情。要领悟道就要循着自己的道走下去,每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道在于心,由心生,由生使,不由外人传述,不由前人指,只有靠着自己去揣摩领悟。世间之事只有拿起过才有资格放下。只有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之痛切。无恶何有善,无丑美又何存,世间万物即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承。道之词其实并无义,只为表其音。识其形。义只由各人领悟。道其实就是命。就是你自己。当你诞生之时,其实你已有道,但道无其形。无其质,由你所控,由你所悟,当你的人生结束,回眸一切之时,善大于恶,美大于丑时,即是得道……”</p>

“舅这病一场下来,倒是有了仙风道骨了。”严广兴含笑着打趣道。</p>

袁启方看着这幅字也满意地不得了,“丫头,我去把这幅字裱糊一下,再给你如何!”</p>

“没问题,回家我一定挂在书房里。”方默南郑重地道。</p>

严夫人心想这丫头倒是会话,哄得弟眉开眼笑的,“弟,再配上莲花图岂不更好!”</p>

“姐,的好!”袁启方抬眼看向方默南和蔼地问道,“丫头什么时候走。”</p>

“月底走!”</p>

袁启方算算时间上来得及,还有十多天,“等裱好了,我再给你。”</p>

“好!”方默南道。</p>

‘滴滴……’大哥大的电话响起,听声音是严广兴那边传来的。</p>

严广兴打了个抱歉的手势,拿着大哥大走 出了书房,少顷又走了回来,“我公司有事,妈,舅你们走不!我送你们。”</p>

袁启方姐弟两个想了想,还是先离开,得回家看看老母亲了。老人家昨儿还打电话问弟来着,这出差这么久也没个电话。也许是母子连心,老人家心里有感应的。</p>

严广兴又问道,“南南,什么时候回鹏城。”</p>

方默南笑道,“明天吧!”</p>

“今天下雨,真不凑巧,不然让人带着你们好好玩玩儿。”严广兴遗憾地道。</p>

“行了,你们忙你们的,我这个大活人还不会自己安排啊!再了有贺大哥在呢!”方默南指指正在收拾,毛笔和砚台的大男人。</p>

“大军是吧!好好照顾南南!”严广兴拍着贺军尧的肩膀道。</p>

贺军尧肩膀一僵差儿没把严广兴给甩出去,以他的力道,严广兴不死也去半条命。而严广兴不自觉,自己从死亡线上游走了一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