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浮沉(四)(2 / 2)

赤唐 九州流云 4874 字 2019-11-24

“陛下,先入了席吧,大人们都等着呢。”

高力士见状适时地站了出来,轻咳了一声。

“嗯,朕知道了。”李隆基松开了杨玉环,尴尬的笑了笑,迈开阔步朝临湖的一座五角凉亭而去。

这时节池中的荷花开得正盛,清香远溢,凌波翠盖,直是蔚为壮观。『<a href="http://www.9wh.net/0/27/">火爆天王</a>』杨妃看后不禁神色陶醉:“三郎,这荷花开得盛时,比之牡丹似乎亦不予多让。”

李隆基朝池中瞥了一眼道:“三闾大夫曾赞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倒也算难得了。”(注1)

微顿了顿,李隆基笑道:“不过这荷花太过倨傲,誓不与泥沙为伍,殊不知这世上之事有几个能不掺一粒沙子?朕更爱这牡丹,生的高贵,开的艳丽。最重要的是守礼,知进退!”

杨妃闻言努了努嘴道:“臣妾不与三郎争,三郎博学多才,通古至今,张口闭口都拿古人压臣妾。”

“朕知错了,娘子恕罪!”李隆基捻起一只兰花指,作伶人状低声唱道。

他这声音虽然不大,但杨玉环却听得真切。

“噗,陛下还真是好兴致!”

杨妃甩了甩罗袖,撒下半空清香。

临湖的亭子并不大,仅能容纳四五十人。仅仅护卫、宫娥、内侍就占去了三十人的位置,因此除去李隆基和杨玉环,能够有幸进入亭子的便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心腹重臣,以及几名得宠的皇子。

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软雨,压下了不少燥暑,水汽从湖面蒸腾起来倒也算不得过于闷热。杨妃倚在李隆基怀中,细细剥开一枚荔枝。

“陛下,臣妾来喂你。”

“好,好!”李隆基心中大喜,迎面上前,将柔滑若熟鸡子的荔枝吸入口中。

“娘子这荔枝剥的甚合朕心,好,好啊!”

杨玉环小嘴一努道:“这物事倒是好东西,不过再好的东西吃的多了也腻了。现在臣妾满口的甜汁,直想换换口儿。”

“这”杨玉环此话一出,李隆基一时可是犯了难。这宫中的吃食都是经过典膳署亲自料理,外人根本插不上手,因此虽然每顿餐食颇为精致,吃久了却难免生腻。瓜果制品的做法都有定制,宫中之人喜吃甜食,因此食料的置办多是添蔗加糖。

见李隆基愁眉紧锁,太子李亨捧着一份食盒拜道:“父皇,儿臣这里恰有一盒下人进献的梅子。儿臣念想父皇日日操劳国事,不敢私尝遂准备献予父皇。恰巧母妃厌进甜食,不如尝一尝这酸口儿的梅子,或许能怡爽了身子。”

李隆基点了点头笑道:“难得亨儿你有此孝心,你在东宫也别太苦着自己。好歹也是我大唐的东宫储君,吃穿用度上缺什么,只管跟元一说,朕决不会苦短了你。”

到底是自己的骨血,虽然往日对其多有忌惮,在此时李隆基倒真触动了感情。

“儿臣谢父皇隆恩。”李亨闻言跪倒在地,眼眶适时的溢出了几滴眼泪。

“呈上来吧。”李隆基摆了摆手,高声吩咐。

自有人从太子手中接过食盒放于李隆基面前的石桌上。试食的宦官取了竹签扎了一枚梅子送入口中,缓缓嚼了嚼,见无异状便冲李隆基点头致意。

“玉环,可以吃了。”李隆基冲杨玉环摆了摆手,微微一笑。

杨玉环捻起一只竹签插在梅子上,送入口中。那梅子方触到舌尖,杨玉环便觉一阵透心的清凉。

“陛下,这梅子酸中带甜,颇是可口呢。”杨玉环顿了顿,冲李亨浅浅笑道:“亨儿,你有心了。”

注1:出自《离骚》

ps:下周小封,大家给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