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往生白莲(1 / 2)

太白长青 若木mu 5823 字 2019-11-23

 “啊?什么?这么近啊!”

李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个词汇居然与‘印月井’有这么大的渊源。

“当然,你也可以打开手机地图看看,这么点路凤凰一天是可以打个来回的,所以岐山隔壁县叫做凤翔县也就不足为怪了。”

葛仪递过自己的手机,戏谑的说道,看来他现在的心情不错。

“不用,不用。校长您说的话我怎么可能不信,只是有点意外罢了,可是宝鸡的那个印月井年代有这么久了吗?”

“不错你问到关键点了。我们翻阅了一些当地的文献,印月井严格说在周文王之时就有了,那时候周朝还只是商朝的一个封地,周朝还叫做岐周。”

“这看来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那这两个印月井有什么关系吗?”

“没有关系。”

尽管心里早有所准备,但是听到葛仪如此说的时候内心还是不免有点失落。

“周文王?姬昌?这在历史上可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啊!传言《周易》就是他写的。”

对于这样的回答李白有点不甘心。

“不错,看来你历史学得不错嘛。最先发现布达古城的是18世纪时学院的长老,那时候学院还叫做三味书院,刚从潇湘之地搬来此处不久。18世纪是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期。到了1740年湖南苗族叛乱,书院为了躲避战火迁来了此处。当时此地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以至于四姑娘山附近的这些常年水位几乎没什么变化的海子都出现了严重下降,参与学院建设的几位长老发现了水面之上露出的半截塔尖。”

“虽然当时的设备有限,但好在学院里都是一些能人异士。当时的院长叫朱朗,就带着一帮水下功夫了的长老们亲自下到了湖底。当时整个水底情况比现在复杂的多,饶是几位长老都是堪舆高手,但是古城的情况实在太过于复杂。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了古城的中心位置,当时就发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

葛仪突然戛然而止,正听到兴头上的李白顿时急不可耐、如坐针毡。

“这可不能告诉你了!这都是学院的机密,这些机密都藏在学院的**阁,一般人可不能随便翻阅。”

“这这您是校长,机不机密还不都是您说了算嘛。”

“哈哈,你个机灵鬼。毕竟学院也是受军区管控了,很多事情也不是我这个校长一人能说了算,不过这些事情也算不得什么大机密,说与你听听也无妨。”

“嗯嗯,您说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李白倒是十分乖巧,有秘密谁不愿意听。

“话说当时长老们来到了印月井附近,只见地上到处散落着各种古董文物。中心区域除了这口印月井外还有一个巨大的祭坛,就是今天常不长他们二人躺下休息的地方,他们休息的位置是祭坛的台基部位。据记载当年的祭坛规模足有京城的天坛大小,只是这些年年久失修在加上地质变化,祭坛早已不复当年了。长老正欲再做详细的调查之时突然爆发了大洪水,整个海子的水位急速上升,几人不得已只好中断了研究。但是其中一名叫做王伦的长老,他是最先发现古城的人。他十分醉心于布达古城,也是他第一个发现布达古城的文字与西藏布达拉宫地宫的文字类似,所以几人商议才将这座古城叫做布达古城。”

“对,这个徐教官都跟我们说过。”

“不错,几人第一次看到印月井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口井与城中的所有古井都不一样,联想到关于布达古城的一些传言。王伦坚信印月井是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佐证就是那附近的祭坛旁边的雕像都不是现实世界所存在的。同时也不是古代那种传统的神话题材的人物雕像,那些雕塑更多给人一种暗黑、怪异的感觉。最终王伦抵不住内心的天人交战,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带着自己的弟子一同下到了布达古城。这二人都是潜水的好手,能够在水下坚持30分钟不换气。而当时十分奇怪的是当二人来到印月井边上,看到井底倒映着一轮血红色巨大的圆月,这让二人俱是一惊。随即二人就进入了井里,这时才发现水下的空间原来是如此的巨大,井腹十分的宽阔。我想这些你应该深有体会吧?”

葛仪突然转向李白,微微笑道。

“是的,我在井底的感受跟您所描叙的基本一致,至于你说的那轮血月我好像也见过,只是我也分不清我那时到底是昏迷的状态还是清醒的状态。总之在我醒过来被救了之后就再没有见到过你说的血月。”

李白忙不迭的说道,确实他到现在也分不清了当他在隧道中被那些镇墓兽冲撞、挤压到昏迷的时候自己的那种意识抽离所看到的的东西到底是真实还只是梦境。

“哦?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没想到葛仪突然意味深长的说道。

“啊?什么?”

“没什么,我还是接着上面的讲吧。”

葛仪第一时间避开了李白的追问。

“随后二人就看见了井里从八个方向延伸出来的八座狭长的栈桥,二人来到了其中一座栈桥。只见桥头处立着一块石碑,用甲骨文刻着三个字‘往生崖’。这更让王伦坚信古井就是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当即就决定继续向下探寻,想要彻底的揭开井底的秘密。不过他的弟子却并不同意,因为来到此处已经花费了他们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此时再不返回二人就都要葬身水底了。”

葛仪停了下来,李白赶紧识趣的将他的茶杯递了过去。

“然后呢?”

李白急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