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边关局势不妙亦(1 / 2)

买宋 参见大总管 12216 字 2019-11-23

 西北边塞,延州城内,范仲淹坐在军帐中,看着不停送来的各种告急公文,一时间也是心急如焚。

“报,范帅,金明寨失守,杨宗保将军生死不知,元昊贼子已率大军朝我延州城大举进犯而来了。”

“知道了,再探再报!”

“是!”

“报,范帅,祁峰堡也失守了。”

“什么?”

“报,范帅,李家坡失守了。”

“该死!”

“报……”

“行了快说,又怎么了,那元昊贼子到哪了?”

“报,范帅,局势不妙,那元昊贼子率三十万大军直入宋境,一夜之间连破我三关十六寨,如入无人之境,现在距延州城已经不足百里了。”

“什么?”

闻言,范仲淹是不由大惊,没想到李元昊这叛贼如此凶猛,真的有捅破天的趋势。

他本以为这李元昊造反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趁机要挟大宋,谋求一些好处而已。

所以他是乐见其成,准备借此除掉文官集团中的心腹大患。

可现在倒好,弄巧成拙,没想到对方来真的,这下,他也是慌了神,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见得范仲淹那一脸灰青的脸色,旁边的其他将帅虽然心中对他无比恼恨,恨他把杨宗保将军置于死地,可现在局势危急,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毕竟大敌当前,所以只得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对着他咬牙道。

“行了范帅,现在杨元帅生死不知,又大敌当前,你是最大的戍边大将了,快那个章程出来吧,咱们到底怎么办,是守还是撤啊?”

“就是,范帅,你不是一来就想夺杨元帅的权吗,现在好了,如你所愿了,杨元帅不在来了,李贼来袭,你倒是说说该怎么办啊?”

“我……”

张了张口,有心想要说些什么,可看着那些满目怒视着他的边帅武将,一时间他又什么也说不出来,感觉有苦难言,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发展到如此恶劣的地步。

不过他毕竟是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人物,不管是心性还是气度都还是有的,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不再理会这些怒气冲冲的边帅武将的冷嘲热讽,是深吸了一口气后,苦笑道。

“行了诸位将军,我承认,在杨元帅的事情上,本官是做的有些过分,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大敌当前,咱们文臣武将还得摒弃前嫌,同心协力,一起来对抗元昊贼子,守卫延州城啊。”

“不然,咱们要是再文武不和的话,不仅延州城危亦,就连大宋,亦危亦,这般结果,只会拜拜便宜了那元昊贼子,往诸位将军悉知。”

听得范仲淹这样说,已经把态度放得很低了,这些边帅虽然依旧心中恼怒,可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的确,现在想办法退敌要紧,只得是不甘的抱拳道。

“是,范帅,那你倒是说说,我们该如何退敌啊?”

“就是,此次元昊贼子可谓是来者不善,几乎是以倾族之力来攻打我大宋,一共统帅三十万兵马,想要打退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没错,你没听见吗,这该死的贼子一夜之间连下我三关十六寨,势如破竹,兵锋正盛,我觉得我们万万不可硬憾其锋,应该暂避锋芒,想办法挫掉他这股锐气之后,再来与他争战。”

“嘶,难不成你的意思是,放弃掉延州城,就此退却吗?”

“没错,这兵书上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那元昊贼子士气正盛,不可硬敌,只有他这股锐气卸掉后,我们才可与之争战,不然,根本不可能是这贼子的对手的。”

“对,说的没错,放弃掉延州城,将这元昊贼子给引进来,关门打狗,毕竟在咱们大宋地界,我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元昊贼子万万不是我们的对手的,时间一长,就是拖也能拖死他。”

“是啊,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哎,要是杨将军在就好了,说不定还能有其他的办法。”

“嗯,范帅,你说呢?”

听得一众边帅如此说,纷纷主张放弃掉延州城,范仲淹却是猛地一拍桌子道。

“绝对不行!”

“不行?”

“不是,为什么啊范帅,难不成你要我们去跟那元昊贼子死磕吗?”

“怎么可能,别说那元昊贼子现在士气正盛,就算是实打实的硬拼,咱们现在也拼不过他啊,毕竟现在延州城只有不到三万人马,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的。”

听得众人如此说,范仲淹却是坚定道。

“我知道,可是,若是放弃掉延州城,这满城百姓怎么办?”

“要知道这次那元昊贼子来时汹涌,我们之前根本没多少察觉,所以根本没来得及疏散百姓,一旦放弃,不是叫城内的数万百姓尽送如贼人之手吗?”

“可范帅……”

“行了,我知道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可我意已决,那就是死守延州城,以守待援,毕竟我们大宋将士是干什么的?无外乎保家卫国而已,怎么能将疆土百姓拱手送于人手呢?”

“可是范帅,守得住吗?”

“守不住也得守,延州城城池坚固,那元昊贼子想要攻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是范帅,要知道那元昊贼子可是有三十万大军,到时一旦将延州城包围,死死困住,我们就是想撤也撤不了了啊。”

“没错,而且守城最重要的是粮草充沛,现在我们延州城的粮草并不如何充沛,想要死守恐怕也守不了多久啊。”

范仲淹是坚定的道。

“我知道,诸位将军放心吧,我已将这里的情况八百里加急送往朝廷了,相信不仅之后援军就会到来。”

“至于粮草的话,也不需要担心,我们可以便宜行事,发放交引,让商贾为咱们运粮,总能帮助咱们撑下去的,就不信了,咱们众志成城之下,会守不住这延州城。”

“毕竟在本官看来,这元昊贼子不过跳梁小丑而已,我朝廷大军一到,定可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他给荡平!”

“砰!”

说到最后,范仲淹是伸手握拳重重的一砸面前的桌子,显得怒发冲冠,斩钉截铁。

而见得他这样说,其他武将也是无奈,只得听命行事,毕竟不管怎么说,杨宗保元帅不在后,他就是现在西北最大的长官了,只能听他的,不然,到时治你一个抗命不尊,谁也受不起。

就这样,又经过一番焦急的谋划后,众多将帅也是急冲冲的退了下去,依照吩咐形式。

是动员百姓的动员百姓,巡城的巡城,戒备的戒备,筹措粮草的筹措粮草,发交引的发交引,一片风雨欲来的焦急景象。

………………

当然,说到这里,需要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什么是交引。

其实也很简单,在宋代时,西北战紧军兴,政府为解决军队所需粮草,于是招引商贾运输粮草至西北,并向其发放交引作为入纳边地的酬偿,商贾携交引至京师或他州支兑现钱或榷卖品,时称为“入中”。

以交引作为媒介,入中与榷卖结合起来。

这也是宋朝商业发达的一个重要举证,像是伴随着入中的实行,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以经营交引为业的坐贾—交引铺户。

所以在宋代,交引铺户与入中、榷卖息息相关。

其实交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像是早在宋太祖乾德二年(964 年),政府就统一向园户收购茶叶榷卖于商贾,商贾输纳金银钱帛于京师后,政府向其发放交引,允许其凭交引至榷货务兑换茶叶。

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至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辽先后进行了高粱河、满城、雁门、瓦桥关等重大战役。

其间,河朔之地,大军聚集,亟需粮饷,由于连年飞刍挽粟,虽屡有丰穰之时,仍然不堪粮草征调之重。

雍熙初,太宗欲征伐范阳,而当时边地粮仓空虚,故雍熙二年(985 年)三月,召募河东、河北商贾于边塞纳银,政府发给交引作为凭证,凭此至京师或他地兑取见钱或茶盐,此为边地入中制度的肇兴。

入中之始,即与榷卖捆绑在一起。

雍熙以后,每每战事,粮饷迫急,常令商贾入中粮草于边塞,根据地域远近度量其价值,以厚于市价之值支付其交引,商贾携带交引可至京师支取缗钱,或至江、淮、荆湖支取茶及颗、末盐。

乾兴以降,边地入中时支偿之榷卖物品又有增添,如在东南增加缗钱、香药、犀齿,即三说法。

到了庆历八年(1048 年),因京师榷货务现钱入少出多,故依三司盐铁判官董沔之提议,以茶、盐、香药、缗钱支付入中商贾,是为四说法。

要知道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兴盛,信用票据由此产生。

宋代之交引可溯源至唐代之飞钱,其作为一种支偿票据,具备了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当事三方以及信用、汇兑、支付的功能。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在京城设置钱币汇兑机构—便钱务。

商贾于便钱务存钱换取汇票,可于其他诸州以汇票兑换现钱。

宋代伴随着交引的发行,出现了经营盐茶等钞引为业的交引铺户。

宋代在京城设置榷货务,掌管茶盐钞引的发放与交易,因此京城是交引铺户最为集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