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第九·冲突(2 / 2)

轮回永叹 眠髅 5399 字 2019-11-21

“按照我们最初的计算和分配,如果昼半球所有能力者的徽章可以统一规划,那么至少可以存活95%的人,这已经是极限了。可是因为底层候选者的割裂和无计划性,面临死亡的人数会极具上升。”

“在晨之国,有两个兄弟,他们的父母在战争中丧生了。然而他们却有幸被轮回游戏选中,成为了候选者。他们痛恨曜日联邦的统治,将父母的死亡归结于我们的贪婪。”&1t;i>&1t;/i>

“这对兄弟一直觉得我们是在用粮食为武器,在战后继续打压甚至饿杀平民,所以数次劫掠我们的粮仓,无计划的分配给处于饥饿的人群。这让我们整体的计划再次被打乱,预计的最终存活比例再次下降。”

“然而这对兄弟的行为却赢得了大量民心,并被其他流浪者候选者相仿。为了保证大局稳定和整体的利益。我们决定抓捕这两兄弟,防止他们私自的行动,给昼半球的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过在有着轮回徽章可以兑换任何物品的情况下,这两兄弟一直能避开我们的视线,并继续劫掠粮仓肆意分配。他们自以为救了一些人,但是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却有更多人在因他们而死。”

“他们视野的局限性让他们没有统筹的安排,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见哪里挨饿,便劫了粮食送去。而收到了粮食的人更是没有节制和规划的消耗这些资源,进而让不满情绪和受难人群扩大。”&1t;i>&1t;/i>

“我们最终不得已决定要处死这对兄弟,可是他们在被联邦军队逼入绝路的时候,却选择进入了天路。不幸的是…他们成功了。”

“监察者希将我推上第九战区候选者领袖位置,鉴于她的威慑,我的地位还算稳固。不过当这对兄弟成功的在初选成为了过去能力者之后,一些反对的声音开始在流浪者候选者中出现。而且对于夜半球来说,他们并不在意领是谁,只要足够强大,就无所谓。”

“之前在抓捕他们的时候,我们几乎毁掉了他们的家乡,误伤了很多他们的村民,所以这个矛盾几乎是无法调和的了。所以当他们成为能力者之后,猎人和猎物的身份调换了。”

“不过为了避免流浪者阶层和统治者阶层候选者的对抗,影响到第九战区的整体实力。昼夜两个半球的候选者高层提出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相对温和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支持我,但不会去主动伤害那两兄弟,将仇恨仅仅锁定在我们三人之间。”&1t;i>&1t;/i>

“这是他们对那两兄弟的考验,也是对我的考验。他们不会阻止我去杀那两兄弟,也不会阻止他们来杀我。最终活下来的那个,才能成为第九战区真正的领袖。他们愿意沉浮的,要么是我长孙涟儿的智慧,要么是过去阵营两兄弟强大的能力。”

长孙涟儿说的很简洁,但对于佘璇来说,却不亚于了解了一个世界。对于长孙涟儿和那两兄弟,佘璇不便评价对错,他们只不过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场和视野上,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而佘璇也终于知道了,长孙涟儿身为第九战区统帅,为什么对付两个过去能力者,还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了。原来那两兄弟在昼半球底层占据了人心,盲目的大众可不会理解上层的统筹,但凡出现了不顺,必然是领导人的错。&1t;i>&1t;/i>

而两兄弟破坏大计的‘劫富济贫’背后的不良后果,这些大众看不到,他们只会拥护这二人的行动。

这就导致了第九战区对长孙涟儿和那两兄弟之间,采取不干涉的态度。或者说,他们现在还承认长孙涟儿的领导,已经算是长孙涟儿手段不俗了。

佘璇沉默了片刻,思索了一下问道,“距离你们昼半球的炎灾,还有多长时间?”

“不足一年。”长孙涟儿答道。

佘璇皱了下眉,“整个半球的粮食问题,这已经要比炎灾还可怕了。未来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你们那里怕是要饿殍遍野了。”

“所以说底层的动荡会继续加剧,在那两兄弟的带领下,已经隐隐有了再次暴动的可能性。”&1t;i>&1t;/i>

“他们难道你不知道就算杀掉你们,也无济于事么?是推翻你们的统治,又不会凭空多出粮食。”佘璇有些诧异。

“不,会多的。我们有多余的储备。”

长孙涟儿说完后,佘璇更加不解了,“这些储备用掉,所有人…”

“都能活。”

“那怎么…?”

长孙涟儿苦笑一声,“都能活着离开昼半球躲避炎灾,之后呢?夜半球是不会收留这些人,他们可还是要回来的。难道回来之后,可以不吃不喝等上一年重整土地吗?可以再不吃不喝等上一年种植作物并等待成熟收获粮食吗?可以再等上半年,将粮食分配到每一个需要的人嘴里吗?”

“这些储备粮食是重建昼半球的希望,是我们精打细算能做到恢复社会运转的最低标准。一旦被攻破,所有人确实是能活了,但同时也就没有未来了。他们可能会选择以战争的方式强行留在夜半球,又或者带着妄想继续回来跟我们要粮食。但不论哪一种,无一不是悲剧。”

“我寻求合作,先是希望能将管理层的候选者全部转变为扰梦者,扩大轮回徽章收入,转化为粮食安抚人心,削弱两兄弟在底层的基础。同时邀请叶轻眠进入第九战区现实世界为我站台,逼迫中立候选者战队,让我的领袖地位名副其实。最后,杀掉那两个过去能力者,以觉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