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运气好(2 / 2)

第一道上的,自然是黄鳝啫啫煲了。经过计算,从厨房到包厢的距离,这火候就刚刚好。要知道,这样的火候,只有在花都市专门做煲仔饭的餐厅才能见得到的。而现在,杜清和重新展现了这一道绝活,甚至朱玉斌看了都叹为观止,跟温垣说道:“学东西了,火候才是厨艺最高境界。”只有对厨艺有所研究的人,才会说出这句话来。

确实,调味什么的,别出心裁也能险中取胜。但火候一道,确实是要有不断的练习,才能做得到的。而火候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这道菜的好吃程度。

在座的领导也是见过吃过的,但都觉得亲眼所见,实在是新奇。

“怎么这么厉害,这菜上来的时候还冒着火?”

一个领导就问道。

服务员笑着解释,她还是用夹子夹着才上的菜。“这绍兴黄酒浇在上面,也就燃酒,目的是让火候更加到位,和顺道去除一下鱼腥味。”

等了不到十秒钟,火灭了。这个服务员才用夹子掀开了锅盖,把锅盖放在托盘上,做了个请用的手势:“请慢用。”

这些个领导都啧啧称奇:“以前是在电视上看到有这种做菜手法,没想到现在亲眼看到了。”

曹荣生连忙招呼道:“起筷吧大家,这啫啫煲是要趁热吃才好吃的。”

锅里面还发出“嗞嗞”的声音,显得那么的诱人。这也是为什么石锅菜这么受欢迎的缘故了,哪怕是很多石锅菜都做得不怎样,下面铺底的洋葱、菜叶什么的很容易焦,但还是受到了欢迎。没办法,这食物在锅内发出的“嗞嗞”作响,就是最大的引诱,让人食指大动。

黄鳝,就这么被分食了。

两斤左右的黄鳝,已经算是一条大黄鳝了。特别是野生的黄鳝,除了秋季肥美一点之外,其他季节甚至会掉膘。所以说,黄鳝长到这么大不容易。可上菜不到五分钟,这黄鳝啫啫煲已经一抢而空了。

至于评论什么的,都没有。大家只是期待着,怎么还没有下一道菜?

事实上,杜清和的动作已经很快了。隔水蒸鸡,其实算是现成的了,因为整鸡已经备好。野山菌炒肉,其实也是很考验火候和刀功的。这猪肉切得太薄,焖起来容易老。这是实话,很多人觉得猪肉也好,羊肉牛肉也罢,切得薄一些,会更加滑嫩一些。其实不然,厚度不薄不厚,这才能让肉质更加滑嫩的。太厚不入味,太薄却是容易煮老。再加上野山菌,也是一道很难入味的菜,需要一番心思才行的。

鱼香茄子煲是典型粤菜,田七鸡汤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菜式。

但是这些领导吃了,都赞不绝口:“曹老板,你这餐厅选得好啊!我去大城市吃的酒店,吃的餐厅,能比得上这家的不多!”

曹荣生笑道:“这是自然,这餐厅的主厨,比什么米其林大厨还厉害的。”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