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激战(1 / 2)

乱世小民 样样稀松 7277 字 2019-11-19

 ♀<a href="http:///book/11818.shtml">一胎三宝两个爹</a>♀<a href="http:///book/9832.shtml">农家乐小老板</a>♀<a href="http://www.9wh.net/19/19878/">异界之风流至尊</a> [..]敌后的抗日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零年,八路军由三万人发展到近五十万人,民兵和自卫队发展到五多万人,抗日根据地人口达到一亿;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八路军减少到三十万人,民兵和自卫队减少到二万人左右,根据地人口也减少到了五千万人以下;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八路军发展到了九十一万余人,民兵和自卫军发展到了一千余万人,根据地人口再次接近达到了一亿人

所以说,孟有田此时还是心里有底的俺们这疙瘩不仅是山区半山区,而且地道战搞得最好,地雷战弄得也有声有色如果在兵力、人口、地盘都扩大的大前下,反倒损兵失地,那还有天理吗?自己还好意思出门吗?

而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的作战重点是平原,即便多田峻等身处华北的军官意识到了gcd力量的不断壮大,但大本营却并不支持他们的意见这种情况只有在八路军突然发动团大战之后,才有所改变兵力不足,使得驻扎本地的日军难以采取频繁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因此,日军修公路,以机动弥被兵力不足;盖炮楼,采取堡垒政策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据点能由伪军来驻守,自然就能解脱大量日军用于野战目的但现在日军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时间来扩充和训练伪军

正因为如此鬼修建的炮楼通常都是守卫有余,攻击不足而伪军一直存在的两大问题:待遇和士气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加上装备和战斗力低下很明白这点的日本人只好用少量日军控制伪军,以增强伪军的“进取”精神

对于冯志送来的作战计划,上级非常重视,针对日军的堡垒政策,缺乏重武器及攻坚能力的八路军也在研究对付的办法,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是及时和必要的为了策应此次行动,在确保区与敌人周旋的部队进行了一次佯动,游击队也加紧活动,以牵制日伪军争取时间随后,陈营长率领他的部队在夜里秘密潜行,以急行军的速度悄悄赶了回来

计划已经落实,各部门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当然,除了少数几个人,整个计划并不为人所知,大多数人只知道自己的分工而已

四天的时间过去了,在看似平常的气氛中,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全区的村庄共动员了八多群众,在黄昏时刻已经集结于几个地点在各村民兵的保护下准备行动

夜,挟着凉爽的微风,吹过滴着露珠的高梁叶,吹过哗哗作响的树林,也吹过无数浑身发热而面容严峻的脸庞

一声令下,人们开始行动起来主力部队早已先行开拔,进入了指定的位置现在走在前面和周围的是各村的民兵和地方干部,后面是背着镢头铁锹的老姓,全是便装也只有从身上背的器具来分辨\\

“跟上,跟上,不要说话,不准吸烟”低沉而严厉的声音不时在队伍中响起,听到更多的是杂沓的脚步声和压抑的咳嗽

不得不承认,gcd对人民群众的动员能力是巨大的,虽然这次小破袭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能看出端倪等到团大战时,万人破路的场面才真正是壮观之极

据点里,中队长荒井吾兵卫有些狐疑地抬起头,每夜的固定节目怎么没上演呢?在这些日里,他已经习惯了在锣鼓和冷枪声中捂头入睡而今天,有些过于安静了,虽然空气中弥漫的那股难闻的气味依旧浓烈,但他却有些心神不安

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孟有田等人对据点顶在喉咙上相当戒惧,般花样要挤走它,而据点的守军也在痛苦中煎熬冷枪狙击不断夺走敌人的生命,水源争夺,地雷封锁,夜晚骚扰,甚至被丢进封锁沟里的死狗死猫散发出的令人作呕的气味,也在折磨着他们的感官和意志

荒井感到自己很可怜,身为中队长坐镇于此,而下只有一个小队的皇军士兵,在对零敲碎的战术下,现在已经不足五十人当然,从总数上看,据点内加上皇协军,还有两多人,一个中队的规模,但皇协军的战斗力,实在令荒井感到愤怒和无奈

突然,远远的传来了枪声,紧接着便密集起来,还夹杂着沉闷的爆炸声荒井吃了一惊,刚抬起头,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荒井抓起电话,只听到了“我们遭到敌人袭击……”,电话里就响起了“嘟嘟”的忙音

一个连在民兵的配合下负责阻击小张庄据点的援敌,一个连负责拔掉公路上的三个哨岗,另一个连和区中队监视据点内的敌人兵力不多,但被充分利用,而且有地雷作为助力当然,计划是基于据点内的敌人在夜间行动谨慎,更不会倾巢而出的分析判断上的实际上,敌人也确实小心翼翼,不敢冒着丢失据点的危险而盲目出动

两头一堵,公路上的三个哨岗在突然袭击下很快便被消灭,破袭战开始了

秦怜芳还没见过这样红火的战斗场面,五公里左右的道路淹没在人民群众的锹镐之下到处都是奋力挖拙的人影,镐锹的咔嚓声响成一片,路旁竖直矗立的电话线杆在人们的呼喝声中被一根根拉倒远处的枪声和爆炸声似乎并没有惊吓到人们,反倒象战鼓一样催促着人们使出全身的力气去大干

汗水顺着额头鬓角流下来,落在地上秦怜芳的脸红了,气也粗了但却不肯稍微直下腰她的周围是几个妇救会的积极分,同样在卖力的挖掘着

“加油干哪!大男人可别让女同志给比下去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响了起来老赵村长头发已经半秃半白,却不比年轻人干得慢,他的沟挖得深,铲得平,边缘上培起高高的土墙,象城墙的垛口

秦怜芳直了直腰用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大家得向老村长学习,你看那沟挖得多好鬼没了公路,就象没了腿可就猖狂不起来了”

“看秦主任说得多好,识断的就是不一样”老赵村长哈哈一笑,大声说道:“没了公路,鬼就祸害不了咱们,这秋收也能安心,大家也能多吃几斤麦”

只要有女人在队伍里严肃的工作,这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动员听了老赵村长和秦怜芳的号召,男人们,镐举的更高,铁铲下去的更有力量来回的脚步更迅速了

行动之前,区委便出了“不留一米好路,不留一根电杆”的口号,后来又在“两不留”的后边加上一句更生动、鲜明的口号,“破一里路等于消灭十个敌人”这就使拿着锄头、绳来破路的群众马上就变成了拿枪杀敌的战士,荣誉感一下就激发出来了

与破路场面的热烈相反,鬼据点内却是沉闷压抑荒井在据点最高层举着望远镜,脸上阴晴不定,始终拿不定主意外面情况不明与小张庄据点的通讯又中断了,用电台联络县城,也没有得到什么明确的情报,他不敢轻举妄动

敌人在破坏公路,荒井看到了绵延的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点微弱的灯光,锹镐的声音隔着数里也听得见,仿佛敲在他的心上

敌人似乎厌倦了小小闹,骚扰狙击,这回要干大的了荒井很惊讶,他不明白这么多人是如何召集来的他当然不明白gcd的宣传动员力量,也不明白参战的人民群众是抱着怎样仇恨侵略者的情绪积极参加的

“阁下,木村司令来电”一个参谋急匆匆地跑了上来,将一份电报递了过来

荒井接过电报,凑到灯下阅看电报的大概内容是让他出兵击破敌人的阻挡,驱散并抓捕破坏公路的刁民电报中还有木村的分析,那就是敌人的主力还在确保区活动,据点外的敌人不过是在利用黑夜虚张声势,一击即溃小张庄据点虽然失去了联络,但木村已经电话给邻近的据点,让他们传达命令,出动兵力制止敌人的破坏

真的是这样吗?荒井陷入了沉思,嗯,外面的枪声爆炸声并不激烈,这似乎能说明些问题而且,敌人要在两个方向投入阻截的兵力,按照现有的情报,兵力不可很多

黑夜,敌人在利用黑夜皇军轻易不出动的特点,带着数量众多的,但却不堪一击的所谓地方部队在虚张声势荒井放下电报,把拳头砸在了桌面上,他有了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