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风云激荡(1 / 2)

乱世小民 样样稀松 3479 字 2019-11-19

 风云激荡,国际上的,国内的,或许遥远,但依然会影响到处于战争中的各地各方。♀<a href="http:///2/2964/">旧爱总裁别乱来</a>

此举,无论对国民党的敌后游击部队,还是对gcd的敌后抗日力量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人民抗战力量的发展壮大,牵制和消耗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和伪军,反过来,也对抗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适应这扯大了的战争摊子,便于指挥作战。蒋介石又对军队体制进行了改革。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其时,全国的兵力已经总计达到了二百五十个步兵师,二十九个独立步兵旅;十三个骑兵师,十个独立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和游击部队若干。

如果单从步兵师来看,经过一年多的抗战,中队不但没被日军消灭。反比一九三八年一月的二百一十个步兵师,多出四十个师。显然,中队在对日作战中。虽然损失惨重,但依靠雄厚的人力资源补充,反而得到了提高和加强。

国内是相对乐观的形势。♀<a href="http:///12/12215/">海贼王之我是最强</a>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与苏蒙军残酷厮杀。苏军以优势的重炮和坦克群堵住日军,并将其打回哈拉哈河右岸。

接着。日满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却没有撞开苏蒙军防线。双方再度处于相持状态。 日本中央统帅部不把苏联放在眼里,决心对其“侵略行为”予以痛击。其实,这些行动都源于有日、德、意三国的防共协定为坚强后盾。

可是,当日军在诺门坎同苏军杀得两眼发红的时候,三国协约的盟兄“大哥”希特勒德国,却与斯大林在莫斯科进行十分暖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交易,希望与斯大林结成秘密军事同盟,共同瓜分波兰的领土。

苏联为了在波兰问题上得到实惠而与德国结盟,便使用巧妙的手腕:在与德国谈判的同时,又与德国的死对头英国和法国进行军事谈判,让德国和英法两方都感到,弄不好俄国人就会倒向敌人那边去。于是,苏联方面获得了左右逢源的局面。

希特勒一改常态与斯大林密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轴心国的另两个小兄弟感到失望。♀<a href="http://www.9wh.net/book/21947.shtml">强婚——染指娇妻</a>希特勒要征服世界,知道与苏联和英、法部不免一战,因此,他在主盟圈定轴心国的“革命对象”时,将苏联列为头号,日本和意大利方面对此毫无异议。但是,当希特勒把英、法也列为轴心国的“革命对象”,并要求日意两国承担对英、法作战的军事义务时,两个小兄弟就不那么情愿了。

意大利不情愿的原因暂且不提。而日本不情愿,却是因为国内有强大的反对势力。以海相为主,外相和藏相赞同,坚决反对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希特勒,而与远在天边的英国和法国为敌。但是实力雄厚的陆军方面却针锋相对,坚决主张为了轴心国的真诚团结,以希特勒的“革命对象”为敌人。

等到平沼首相不顾海军方面和外相、藏相的坚决反对,倒向陆军一边,把自己的政治前途押在了希特勒日后是否讲信用,与日本共同反苏上面。但是,当平沼内阁表明自己态度之后,才发觉希特勒德国正与苏联偷偷摸摸地搞友好密谈,而且还传出风声,德、苏两国要结成同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此时正值诺门坎战事进入。日本方面认为,德、苏间即使签署最小范围的协定,都将是对日本的无耻出卖。因为只要德国与苏友好,哪怕是暂时的,实际上就解除了苏联西线的压力,苏联就会集重兵于远东对付日本。

日本人发现,如同当初希特勒把远东的中国和日本放在一起掂量,认为日本有实力而抛弃中国一样,现在希特勒又把日本和苏联放在一起掂量,认为苏联更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