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压抑沉闷中的大爆发(1 / 2)

乱世小民 样样稀松 0 字 2021-11-05

 血总是白流。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失败当然令人惋惜慨叹,但顽强不屈依然令人振奋。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在法西斯凶焰正炙的时候,只有东方的中国,西方的英国还在抵抗。尤其是中国,已经坚持了四年艰苦卓绝的du li抗战,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骨气。</p>

ri军在中条山战役中势如破竹,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将在华北的最后一个根据地拔除。但就在战役后期,华北八路军突然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了交通破击战,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二十余天的战斗,出动兵力达到了四十二个团,使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p>

八路军选择此时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是极为聪明巧妙的,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对于ri军在华北推行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ri益感到压力,破袭的计划早已有之,只是一直在等待最有利的时机。</p>

ri军的囚笼政策不断分割压缩着抗ri根据地,限制着八路军的活动空间。但同时也因为分布点不断增加,使得ri军的力量ri益分散,而中条山作战又使ri军大部集中于此,这就为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冀中根据地华北粮仓八路军的兵站,在ri军的不断重点进攻扫荡下,形势越来越不利,正在苦苦支持。</p>

而中条山战役爆发后,在ri军的强大压力下。chong qg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要求八路军出兵配合作战。战役之初,蒋介石要八路军出兵的真实意图是配合作战,以利zhong yāng军守住中条山;在战役后期,zhong yāng军已经开始转移撤退,却仍然命令八路军出兵,则很可能是想借机消耗八路军实力或从政治上打击中共。</p>

中共确实是出兵了。只是,基本上可以说,特意为配合中条山战役而出兵的力度不那么大,时间也有些迟,因此并没有达到明显牵制敌军的效果。国共合作抗ri。但凡事互信不足,则共事难成,双方都不可避免地过多考虑己方的因素,力争使本方利益最大化。</p>

因此,中共出兵配合作战并没有得到国民党方面的认可,加之战报迟缓,使得chong qg高层一度很愤慨并就此展开了一场舆论战。而此时,发动一场规模较大的作战行动不仅可以打破ri军囚笼,支援冀中作战。还可以澄清十八集团军不配合对敌作战的谣言,争得政治上的支持。正如毛zd的电文中所说:华北作战应抓住要害。给敌严重打击,并将战报电文送zhong yāng社发表,用以向海外广作宣传,同时发社论,以影响国内外</p>

此次交通大破袭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多重考虑,可以说是抓住时机,一举数得。中共宣传文稿是这样描述此次大破袭的:动员了我整个华北所有的力量,给ri寇以沉重地打击,它将给那些认为八路军游而不击的人一个响亮的嘴巴。它将对全国的抗ri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