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桃花潭畔桃花鱼(2 / 2)

但在旁人看来,以为他要投身入湖。汪伦担心出了何种意外,忙捉住扶苏的衣襟。

李太白哈哈大笑“果真是有魏晋之风骨,这位小郎君可是此地人士?”

“不。追一只鹤,只是路过。”扶苏诚实相告。

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被谪贬后四处游走,李太白觉得这是自己在路途中遇到的最有趣也最奇怪的人。

三人便这样倚湖对饮,潇潇良夜,人生几何。

当然,扶苏喝的是茶。

李白赠别汪伦,扶苏却没说一句道别。若干年后,这位谪仙一般的天纵奇才迎来了萦淡无趣的死亡。

一语成谶。一件事情总会迎来一个完结,李白最终在酒后投入湖中。或许在那一刻,一代诗仙脑海中想到的便是这个美好疏朗的夜晚。

触景生情,扶苏想起了那个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留下身前生后名,李白诗句流传至今。今人也以他为天才,诗仙。

不知现在还能否找到那万家酒楼?

看扶苏对着桃花潭出神沉思,老陆耐心地等待着,不轻易打断客人思绪,是他多年来的工作习惯。

见扶苏回过心神,老陆便交代了一下午餐后的行程安排。

午餐之后休息了片刻,行车约半小时便到了茶山。虽然是初夏,但是午后的温度依然可以让人感到大地的炙热。烈日高悬,无风。

一对年迈的老夫妇,站在一座比沿途风景还美的茶山小院里,笑呵呵地迎接他们。

无论这世界怎么改变,人类再如何先进突破,总有那么些人,保持着固有的纯真,坚守着原始的质朴。

查老夫妇就是这样的人,简单、笨拙、可爱。

“这天是热了哦,累着咯啊。”查老爷子笑吟吟地咧着缺了牙的嘴,笑得不见眼,慈眉善目的样子很令人心生好感。

老爷子八十九了,打小开始对着茶山现在算来也有八十年了。

从军阀混战,到抗日再到建国、改革开放至今,他也从一个老实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老实的老头子。笑起来满脸的皱纹堆积着,看不到一丝沧桑,只看到了在不久后的一个清晨,这个老人会安静地睡去,没有一丝痛苦,长眠于他心爱的茶山。

这样,很好,不是吗?

扶苏对他看到老人的将来,并没有感到伤感。

“快要下雨了。”很久没有在人世见到这样纯真的灵魂,他很开心。

空气里飘浮着一丝独特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茶树的气息,还有一丝柔软的、微微发甜的潮湿。

快要下雨了,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