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发(2 / 2)

“娘子,你别看我儿从小调皮,几乎天天都要被我教训。但是,他可真是一等一的天资聪慧。现在肚里的文章应当不在我之下,缺少的只是人事历练和经验。其实上一次的院试,他才六岁,但是我相信只要他去,兴许就能考出个秀才。我没让他去,一方面是六岁的秀才太过于惊世骇俗了,另一方面也正好让他多读两年圣贤书,积累多一些,太早中秀才,难免心高气傲,失了书生之气。这次前去院试,相信凭借我儿的文章诗赋定能拔得头筹,成为那秀才第一名‘案首’……”

一说起李华,李白就停不下来,忍不住长篇大论,并且是手舞足蹈又眉飞sè舞。一旁的李氏听着也是眉开眼笑,津津有味……

第二天一大早,当清晨的第一道阳光透过层层山里的云雾照shè在李家村村口的山路时,李华和其他四位童生以及带领他们的村长李老伯正准备出发。

“宝儿,你没出过村,也还这么小,出去要听村长老伯的话,知道么?”李氏在一旁抹着眼泪向李华叮嘱。

“知道啦!知道啦!”李华不耐烦的应道。从早上一起床到现在,李氏已经像这样叮嘱了不下几百遍了,还不烦就有鬼了。

“好了,大家上路吧!李岩、李观、李浩、李昭还有李华你们五个要尽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就在今朝,不要辜负了你们父母对你们的期望。”一旁的李白似乎也受不了李氏的唠叨了,赶忙催促他们上路了。

“李岩你们几个一路上要照顾好我家宝儿啊!”一行人背着行李包裹上路了,李氏却还是不放心的在后面大声叮嘱李岩他们四个。

“知道了,师母!”李岩四个异口同声很响亮的答道,然后一行人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下的脚步,深怕李氏追了上来,想要尽快的走出李氏的视线范围。

“小呀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喽,无颜见爹娘……”走在陌生的通往乡里的山路上,李华有一种鱼入大海的zì yóu感,心情大爽,背着李氏为他特制的小布包,跨着大步,高兴的哼起上辈子的儿歌来。

“小师弟,你这唱的是什么歌儿啊?真好听,我以前怎么没有听你唱过?”李岩是五个童生中最大的,人也最老实憨厚,在小山村里平时也难得听到谁唱歌,现在听到李华这首《小二郎之歌》,又贴切又好听。

“这叫‘小二郎之歌’,是说我们这些童生读书很苦的啦!有句话叫‘读书苦,读书累,不如参加黑社会。’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李华轻轻松松的跨着包跑着,可是李岩他们四个很村长老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要背着干粮行李以及村里要拿到乡里去变卖的各种农副产品。

“哦,是这样啊!”一说到读书的苦累,几个童生都深以为然,寒窗十载为的不就是考取一个功名,出人头地么?

“那,黑社会是什么东西啊?竟然比读书还好?”听到李华说到‘不如参加黑社会’,比李岩聪慧些的李浩就发问了,他实在不知道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家,竟然有什么能比读书还好。

“这个嘛!”李华也很意外李浩居然会问自己黑社会是什么,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想破脑袋才勉强答道,“黑社会,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犯罪团伙!”

“那……什么是犯罪团伙呢?”这么一解释,李浩还是不理解,又发问。

“还有,还有,什么叫有组织有纪律啊?”一旁的李观和李浩也不甘示弱的纷纷发问。

被他们这么七嘴八舌的问来问去,李华觉得自己刚刚才打好的心情瞬间又无比纠结,只能支支吾吾的给他们一一用大白话慢慢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