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开宴(2 / 2)

傅澜之后又偷偷看了荀粲几眼,心里稍稍平静下来之后,觉得荀粲终于没有一开始那么让人惊艳了,她心中暗暗自责,男人的皮囊都是浮云,内涵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多暗示自己几次,终于挣脱出荀粲那仅仅用容貌风姿就能秒杀少女的能力……不过,果然还是觉得这个荀粲真的是好有魅力啊……

傅澜有些心烦意乱的做着小动作,苦恼的抓了抓自己的脑袋,让身旁的族兄傅嘏颇为玩味的看了她几眼,心中有种报复的快感,别看这个族妹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但却着实固执刻板,居然缠着自己要来这青楼,这下子见识到荀奉倩之姿容了,最好就这样陷进去,自作自受,若能缠住荀奉倩,也算是加强北地傅氏与颍川荀氏的联系了,至于想成为荀粲的正妻,那真的是多想了。

在傅嘏的下位,坐着的自然是那位山涛了,若说谁最格格不入的话,这山涛应该算是最不适合这种都是公子哥的聚会了,从他的穿着打扮来看,虽然比起真正的寒士要好一些,但对比起大家的华贵打扮来说,确实有些寒酸了,不过他倒也淡定,本人的气质盖倒了一切,而傅嘏、卫泓圈子里的公子们,素质确实不错,就算心底有些看不起山涛的家世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以家世论地位,但表面都对山涛客客气气的。

山涛山巨源,河内怀人也,父曜,宛句令,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xìng好《庄》《老》,却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能与傅嘏结交可以算得yīn差阳错,也可以认为是荀粲搞出来的蝴蝶效应,颍川院已经成为众多读人向往的圣地,山涛与傅嘏便是在颍川院之中结识,山涛原本藏拙,却被傅嘏识出,两人彻夜以谈,便成了知己,傅嘏并不是那种只看重家世的肤浅世家子弟,能与山涛相交,完全是因为在学识的相互欣赏。

山涛得到傅嘏的赏识,傅嘏作为朋,自然也会在仕途帮山涛一把,而山涛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变通,不会清高的说什么拒绝傅嘏的好意,或者这也是他在历史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却最官运亨通的原因之一,想嵇康那种刚烈xìng子,却是真的不适合黑暗的官场。

荀粲自然也是比较敬重山涛的,山涛的学识确实非常扎实,在老、庄之的造诣,让荀粲都佩服不已,而荀粲似乎记得山涛在历史起码是在司马氏掌权朝局安定下来后才出仕的,如今却因为傅嘏的缘故而提前出仕了,也不知他以后还会不会结识阮籍、嵇康等人,要是这些人来一句“不与官吏同流合污”什么的,那岂不是历史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就这样被拆散了?

阮籍倒还罢了,嵇康这人可最是鄙视权贵,当时已经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则就是因为出仕为司马氏效力,而被嵇康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不过这绝交可以其实倒算是让自己不牵连山涛,影响他的仕途,最后嵇康还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而钟繇之子钟会,出身名门,高贵无比,他非常敬重嵇康,可几次求见全吃了闭门羹,而显达之后的钟会最后一次造访嵇康,嵇康也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此记恨在心,后来更是在司马昭之前进谗,而嵇康又不满司马氏统治,便导致最后悲剧的下场,以一曲荡气回肠的《广陵散》作为人生的最后绝响,之后《广陵散》便散佚了。

当然,如今四五岁的钟会,崇拜的人除了荀粲之外就不会有其他人了,荀粲本就是钟繇的弟子,而钟秀又是荀顗之妻,荀家与钟家可谓相交密切,荀粲与钟毓的关系同样不错,常常在法指点钟家兄弟两人一番。

此时宴会已经开始,随着一道道jīng美的菜肴被美人们端来,荀粲却觉得缺点什么,这大家来的可都是青楼啊,不是什么饭店啊,如果仅仅为了吃饭的话,来什么飞花望月楼啊,是狎jì才来这里的啊……几个“啊”字已经充分体现荀粲心中的疑惑。

他忽然若有所悟的看了傅澜一眼,顿时了然,难怪没有狎jì的氛围,原来是有女同志在啊,不过他可不会像那些公子们那么拘束,这里是青楼,既然来了,就应该好好狎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