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永辉第一案(1 / 2)

大唐第一少 墨青空 3740 字 2019-11-12

 最后的三个字,李承乾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了出来。

先前在他的书案上看到的那些资料和证据,白纸黑字,只是没有感情的书本而已,但是现在,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哭诉。

因为这件事儿,李承乾的怒火早就达到了一个顶峰,该砸的该摔的,宣政殿已经承受过了,事到如今,李承乾反而没有那么生气了。

因为,他不跟死人计较什么。

“来人,抬上来!”李承乾说道。

听到李承乾的话之后,宫中两个侍卫将一口大箱子给抬了上来,放在了李承乾的身边儿。

“知道这是什么吗?”李承乾说道:“这是罪证,关于钱庄的案子,百骑司快马从大唐各个州府,送来长安的罪证、案宗,全都在这里面,涉及人数之多,令人震惊,最让朕心痛的是,不仅仅是地方上,还有长安城!朝廷大员,参与其中,朕从来都不知道,诸位爱卿的手,竟然如此长,怎么,朝廷发给诸位的俸禄不够用!还是诸位在长安城经营的产业养不活你们?”

朝廷哪儿会允许官员经商?但是利益的事儿,从来就不是一道命令就能够让人收的住的。

官员本人不经商,但是他们还有亲戚,还有手下,还有家奴,这些人随便找两个,把产业挂靠在他们名下,这不就完事儿了吗?

那些人有了朝廷官员的支持,在经商上面,占尽了多少便宜?

因为玄家也是这样。

这些经商的内幕,李承乾心里早就明明白白了。

他早年喜爱稀奇东西,钱从哪儿来,还不是从玄家的商会之中得到的分成?

对于这样的事儿,朝廷是不管的,只要不过分,都由着他们来。

人心不足蛇吞象,朝廷放任着不管,结果到最后,弄出了更大的案子,那就是钱庄的案子。

“朕看了这些案卷,朕痛心疾首啊。”李承乾语气悲凉的说道:“我大唐的官员,就是这样的官员!”

表面人五人六,背地里肮脏不堪。

“朕以往还住在东宫的时候,时常在太极殿与父皇相见,父皇每每都在朕面前,夸赞魏征大人,朕很不能解,为何父皇每每都是受魏征大人的气,但依旧赞不绝口呢?朕今日算是明白了,大唐需要魏大人这样的官员,不仅仅是父皇思念魏大人,朕亦是如此。”

古有曹操哭典韦,今倒是有李承乾谈魏征了。

“关于钱庄的案子,朕心中已经是清清楚楚,在场的诸位,心中怕是比朕,更要清楚。”李承乾说道:“之前在朝堂上,朕早就说过了,钱庄,关乎整个大唐民生,关乎国家财政,兹事体大,让诸位爱卿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你们给朕的答复?”李承乾指着箱子问道:“朕当初苦口婆心说的话,诸位都没有听到心里去,那朕,就只能换一种方法,让大家记住了,临安,带着你手底下的人,打开箱子,给朕念!念不完,今日谁都不许散!另外,左武卫营的将士们听着,朕的圣旨之中如何写,你们就如何做!”

“是!”宫中左武卫营的将士异口同声的应和。

箱子上的锁,钥匙是在临安手中,临安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将箱子打开了,箱子打开之后,入眼的便是一整箱子的书册。

而书册上方,则是有数道圣旨。

“念吧。”李承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