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收获在一夜之间】(2 / 2)

铁汉子 过河老卒 4517 字 2019-11-11

其实,巩进很清楚的知道,是自己的部下,第一连尖兵班班长朱宝林在大绥芬河右岸俄国境内的66高地下,向俄军侧后翼炮兵阵地上的游动哨打响了第一枪!一营长在枪声响起的同时生怕迂回部队的过早暴露而生出什么变故来,立即就掏出怀表看了看,还好距离零时居然只差一分多钟。那么,索xìng就冲出去吧!

枪声惊破了黑夜,惊破了俄军可能存在的美梦,66高地上的一个炮兵连在枪声响起到高地被控制的短短八分钟时间里,被东、南、西三方面的枪声和进攻者弄得昏头涨脑,从连长到马夫,几乎都没有开枪还击,更别说cāo作炮火向黑夜中的来袭者反击了。就是在66高地易主的时节里,209高地北侧的大绥芬河右岸、左岸,宪兵第二营3连和26团二营、宪兵一营踩着钟点向当面的俄军发起进攻。在66高地的东北面大约15里处,大卡廖尔村方向上响起枪声,随即有炮弹的爆炸声,接着,大火熊熊燃烧起来,那是俄军后卫辎重部队在坚守无望的情况下,点火引燃了全军的辎重,马草、弹药、口粮和村庄一起陷入火焰和烟尘之

而俄军远东陆军司令官李涅维奇少将的噩运才刚刚开始,随着各个方向传来的“遭遇敌袭”的报告和越来越近,越来越绵密的枪声和炮声,天sè也渐渐的发亮了。少将不用人报告就知道战局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相当的糟糕!

清**队的战法与李涅维奇少将脑子中的战争形态完全不同。在他的脑子里,战争不是趁着黑夜的冒险穿插、袭扰,更不是卑劣的截断后路,而应该是双方的大兵团当面鼓、对面锣的在大绥芬河冲积平原上摆开来。勇敢的俄国士兵们在战鼓声和军号声中,在军旗的引导和指令下排成一个个连三列横队,以炮火轰击开道,以哥萨克骑兵在左右翼掩护,向清**队发起一浪浪的攻击。

现实却是——清**队没有组织会战的意图,或者说他们的会战形态与李涅维奇少将所勾画的“会战”形态大为不同。清**队在地形有利于会战的大绥芬河采取守势,主力却经过山地起伏不平,高差在500米左右的小绥芬河谷攻击俄军虚弱的、仅仅依靠哥萨克农民担任jǐng戒的“国境线”。

不不不,说错了,想错了!

根本的原因是,李涅维奇和那位躲在距离前线300俄里远处的海军中将都不曾想到,清**队居然会主动越过国境线发起进攻。在他们看来,当俄军向三岔口推进时,清**队势必集中起来依靠地形抵挡俄军的进攻,两军因此在三岔口有一场会战或者攻防战。

线xìng战法带来的会战思维,轻率的藐视清军指挥官胆量,以及“边境冲突”带来的惯xìng思考,可把俄军给害苦了!

李涅维奇少将和四千俄军失去与后方的联系,向前又攻不动,粮草、弹药补给断绝,依靠军队随身携带的弹药只能应付一天的高强度作战,而粮食最多能够维持三天的用度。

还没等俄军想出脱困的法子,一支左臂上缠着白sè袖章的清**队以十多人为一拨,采取短暂跃进的办法逼近俄军前线,利用xìng能超过俄军的连发步枪“噼里啪啦”一阵乱打之后,炮火呼啸而来,俄军阵线被迫后撤,更多的清军涌上来接替白袖章部队的阵线。接着,白袖章部队又开始以那种近乎“无赖”的战术游击俄军前线,引导炮火的准确轰击,一步步的将俄军作战地幅压缩到河谷南、北直径不过十二俄里的地域内。

俄军根本就不适应打这种仗,根本就找不出恰当的应对办法来。他们就算是抠破脑袋瓜子也想不通未曾出现在视野中的清军火炮,为何在白袖章部队接近己方阵线时,或者是己方刚刚组织起排枪轮番shè击时,总能准确的把炮弹抛shè到己方头上,令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火力线囡此溃散!

战术上的代差和武器装备上的些微劣势,让俄军的“抗争”乏善可陈,这样的战斗、战役结果完全是一面倒,李涅维奇部队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东方支队指挥官延山并不心急,布局了两个月的时间,收获来得轻而易举却是沉甸甸的,他可不想在收获的时节里被自己手里的镰刀不小心的划伤一下,或者被稻田里调皮的石块硌了脚。

参总给出的十天时间对东方支队来说太富裕了。

咱东方支队一方面得尽量减少伤亡和弹药消耗,妥妥的围了双城子和209高地东侧河谷的老毛子慢慢的折磨,让他们在今后的一生中,只要想起与中国的新军作战就腿肚子打哆嗦!另一方面,延山还要等到从珲chūn出击的1k夺取虾蟆塘(双城子——海参崴之间的中国侨民聚居地),再集中全部力量总攻海参崴。

320【收获在一夜之间】

320【收获在一夜之间,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