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巧舌如簧】(2 / 2)

铁汉子 过河老卒 3817 字 2019-11-11

明显的,刚才杨格从胡殿甲的语气中听出几分味道来,看来,左营营官对袁某人不太感冒哦。

慢饮一杯后,袁世凯的目光左右梭巡,问:“哪位是杨格杨致之,西沽守备杨大人?”

旁边的聂士成赶忙道:“袁大人,左首第六位就是。”

杨格当然不会让军门大人在此时难堪,立即起身立正道:“标下武毅军中营营官,西沽守备杨格参见观察大人!”

“唔,果然有淮军劲锐之风!”袁世凯的眼睛笑得几乎成了一条线,向杨格摆摆手,转向聂士成道:“军门大人,前番功字军、镇边军迭次捷报,提到的可就是杨格,杨致之,杨守备?”

纵然太平天国之后,大清国重文轻武的局面有所改善,可武童出身的提督和有三品道员衔头的观察使之间,一武一文,该当保持的礼节应当保持。何况,对方是恩公之孙,也是袁甲三一族的衣钵传人,也就是自己的恩公呐!故而,聂士成对此番袁世凯到摩天岭“观察军情”甚为重视,一为公务,二为私谊。

“回禀观察大人,正是。”

军门对观察大人都如此恭敬,何况他人呐?

杨格急忙躬身抱拳道:“标下杨格,只不过尽到幕僚参赞谋划之职而已。”

“大谬,大谬!”袁世凯摆摆手,炯炯目光扫视诸位统领、营官,说道:“古有田忌孙膑,今有德意志帝国陆军之总司令、总幕僚(参谋总长),袁某听闻细河之战,全赖杨守备策划之力,聂军门从谏如流,方赢得举国旷目之胜绩!军门识人善任,守备妙计歼敌,绝配也!军门大人,晚辈此话发自肺腑,如有不当之处,尚请见谅。”

这番气度,杨格见之也自愧不如。聂士成满脸笑容,举手微微作揖道:“观察使大人目光如炬,所言正合事宜。”

“那散席之后,请杨大人留步,袁某倒是有诸多不解请教。”这番话说过后,袁世凯突然提高了声量,说:“袁某在朝鲜之时,历观日军动作,反思我军之积弊,诚而言之,清日开战之时,袁某认为大清国绝无战胜之机,故而在奉天城虚领观察之职,坐等大清”说到这里,袁世凯转目看向聂士成,待聂士成微微点头后,才道:“战败!”

诸将哗然,谁都不曾想到在细河大捷之后居然从观察使大人嘴里听到这么一番丧气的话。

“诸位,诸位莫急,请听袁某一一道来。”袁世凯摆摆手,旁边的聂士成也是以目示意,待众人安静之后,袁世凯道:“功字军,如袁某兄弟一般,袁某事军门若叔父,自不会无端的丧功字军之士气。但是,大清积弊,淮军积弊,在座诸位心知肚明,当面之敌乃倭寇之第五师团第十旅团,各位,谁敢说自己的营队能在白刃战中克敌制胜!若有,袁某甘愿自缚,跪于京师午门之前请斩!”

杨格暗自赞赏袁世凯敢说敢当的魄力,又寻思着人家怎么就敢说这样的话,而且一针见血?看来,袁世凯的成功绝非偶然呐!至少这番话下来,在诸将心里就留下一个“知兵”而“敢当”的印象。

诸将面面相觑,不敢做声,只有胡殿甲在杨格耳畔小声嘀咕道:“若是只有老子,老子一定跟倭鬼子来个白刃见血!”

“诸位切莫丧气,今后之战局如何发展,全赖诸君之力,若乎多有几次细河大捷,倭寇之患对于大清国来说,无异于疥藓之患也!”

耳听袁世凯之语,杨格心道:妈的,话头是你挑起的,你又能说的回来,这般本事,老子是拍马都赶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