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处女航行(1 / 2)

欲界突围 北方的季节67 4543 字 2019-11-11

 雷霆组织组队最快的是杨振海,原来在他领导下的秘密组织主要的监视目标就是精英组织在海上的活动,经过上级同意,原来的组织继续归杨振海领导,杨振海根据谢春来的部署对属下传递新的指令,要求组织成员重点监视精英组织在海上的活动。

指令刚刚发出,就有一个成员密报说发现在距离智利西部海岸五百公里的一个荒岛附近可能有精英组织的一个水下基地。

杨振海立即请示谢春来想去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并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计划。杨振海想用私人游船带一个科考深水潜艇和几艘水下摩托去,同时希望能有无人机配合侦查。

谢春来同意了杨振海的计划,并立即让公司专门为他们派的采购专员着手准备器材。

谢春来又想起了张正,他决定这次就让张正跟着杨振海跑一趟,一是让张正锻炼一下,同时也让杨振海帮着他考察一下张正。

谢春来并没有跟张正交底,对张正说这次任务是受雇于某个大公司,去侦查盗采可燃冰是否属实。张正一听就热血沸腾,他自从上次在高速公路上救了谢春来后就对谢春来的工作充满了幻想,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冒险了,张正简直兴奋极了。

为了保密,张正跟爸爸、妈妈和高原说朋友的一艘船正好缺一个临时水手,张正想跟着朋友出海玩些日子,张双茂和张燕觉得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决定命运的权利了,也就没阻拦。

很快,按照杨振海开出了器材清单,谢春来安排人按照清单把游艇、无人机、潜艇、水下摩托、潜水服、水驽等设备全部运到智利的科里博港口。

杨振海马上组织五名队员飞往智利科里博港口,其中2个人是是杨振海的老部下吴冠华和孙婷芳,另外一个是谢春来从刘广辉那里协调来的无人侦察机驾驶员于敏华,还一队员就是张正。

科里博是智利的一个小港口,港口的风景很美,近海有很多风力发电机,港口的码头上有一个大型氢气库,很多运输液态氢的船在这里装货、卸货。

张正来之前搜集了一大堆航海方面的资料存在笔记本电脑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有不懂的就想几个前辈请教。

杨振海按照联系方式在科里博港口找到了那家航海器材公司,经过试航和验货后杨振海在采购合同上签了字,还有两件货物杨振海没有拆箱,这是两驾无人驾驶飞机,负责无人机驾驶的于敏华说不用拆箱,怕引起别人注意。

队伍稍微休息了一天,杨振海就带着人开始向西航行,第二天傍晚来到了距离目标100公里的海域,杨振海下令抛锚,大家进行了一些休整之后聚集到会议室。

“吴冠华,卧室、办公室、会议室、厕所、餐厅都检查了吗?”杨振海对一个30来岁的男人说。

“检查了,没有问题。”吴冠华说

“好,那打开干扰仪,我们开始开会。”杨振海说的干扰仪就是电磁干扰仪,是专门对抗窃听的,在打开干扰仪以后即便有窃听器也无法把电波发送出去。

“大家好!有情报说在咱们这个位置以西100公里的荒岛旁有一个秘密水下基地,咱们获得情报后已经通过卫星进行了一周的监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是拍摄到几艘通常的货轮在附近100海里以内经过,但也是属于正常的航道行驶,没有什么疑点,看来水下侦查是必要的,我们这次来的任务就是对这一带进行水下侦查,我们先用无人机进行低空侦查,再利用游艇在水面进行搜寻,择机下水侦查。为了掩人耳目我们必须做出旅游的样子,我们带来了一些道具,充气美女,张正负责在几个位置放置好道具,但要经常换换姿势和位置,我们明天早上6点就放出无人机进行侦查。”杨振海把这次行动的主要内容跟大家简单地交代了一下。

大家听说张正是第一次出海,都替张正担心,可是张正却一点状况也没出,能吃、能喝、能睡,还很能干,抬抬、抗抗、跑前跑后,大家一看张正没什么事就放心了。

第二天5点张正帮着于敏华就把无人机的弹射器安装好了。于敏华给无人机充好氢气,对摄像头和照相机等器材进行了调试,把地面控制器和监视器也安装在了会议室,一切就绪,就等到了6点就放飞,于敏华找了把椅子坐在弹射器旁边看着天边的太阳徐徐升起,突然,负责开船的孙婷芳大叫起来:“老杨,老杨,水下有东西!”

老杨一会儿应声跑来,“什么事?”

“声纳报警了,方位在右舷50度左右,水下大约60米,可能是潜艇!”

杨振海跑到声纳仪旁边一看,“嗯,估计是潜艇。”

“老杨,飞机还放不放,快到6点了”于敏华喊道。

“放,不过放出去就立即把滑道拆除。”

于敏华立即启动无人机发动机,预热了一分钟,于敏华把发动机转速调到最大,然后搬开无人机弹射器手柄,嗖的一声,无人机弹了出去,开始向下跌了几米马上爬升起来,几十秒钟之后2米长的无人机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于敏华已经把航道输进了无人机,飞行高度在2000米,这个高度肉眼是看不到的,这个无人机一次加氢可以飞行50小时,可以降落在草坪或者水面上。

船上5个人轮流监视无人机的监视器,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没有发现任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