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士为知己者死 一(1 / 2)

山河赋 明月晓轩 3070 字 2019-11-07

 襄南匪乱,攻城掠池,血洗三城县衙、攻陷一座关口。潮阳县沧海孤舟、危在旦夕,少王傅水影、文书洛西城被困孤城,匪首放出话,要取司制首级祭奠亡魂,消息传出震动丹霞。

丹霞郡守卫方本已着实巩固当地国计民生的大业。正亲王军通过清平关后,各路粮草也准时聚集到清平关,并由相应督粮官运送到前线后,卫方支援前线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于是调回掌书记明霜。对于治理丹霞,卫方的想法和朝廷多少有些背离。朝廷要他来是剿灭当地以少朝为首,愈演愈烈并有向郡外蔓延的匪事。这也正是选中一个夏官,而不是通常的从天、地两官选拔郡守人选的道理,且让他以郡守兼提督,手握文武大权,便是为了用兵方便。然而,卫方却觉得要平定丹霞,重要的不是镇压,也不是花子夜在他行前嘱咐的“能招安就招安”。而是真正让丹霞郡呈现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迹象。若是不能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就没办法消除不稳定因素,那么,即使镇压成功或者招安,也不过是一时之策,算不了长久。他自幼饱读诗书,知道丹霞郡在清渺王朝中期都还是五谷丰登的富裕之地,尽管比不上京城所在的关中大地,也绝对不是当下这般三年一旱五年一涝。

在明霜的协助下卫方下定决心从丹州开始,重新开挖在动荡年代被废弃的运河和渠道,从新建立起文成、清渺两代贯穿丹州、朱水两州的灌溉网,恢复当地农业能力。正当他挑选人员、筹集经费并向朝廷上书请求拨款的时候襄南州桐县出了假诏安的案子。

卫方令明霜镇守清平关筹备粮饷并不仅仅是不放心那个朱水司库,更因为朝廷对清平关失守的后继处理下来了,司库连坐降职出任桐县知县。也就是到桐县半个多月光景,卫方从襄南州得知桐县知县在对襄南山贼进行招安。当时卫方就大吃一惊,要知道匪事非小事,不管是用兵还是招安至少都要从州里下去,并请示郡守。他小小一个七位知县居然擅自招安,认真计较起来,杀了都可以。他当即下令襄南知州派人前去查访,或制止,或由州上加以处理。命令刚刚发下去,襄南州又一道急报,卫方读完当即脸色发白,随即暴怒不止。

卫方和明霜等郡守府人员均为之愤怒,朝廷却不这么认为。少宰涟明苏第一个向朝廷推荐这位知县,并说她智勇双全,让大宰卫暗如都为之变色。早朝上又是一番唇枪舌战,只可惜皇帝偌娜对此赞赏有佳。在偌娜的心中,皇族的威严是神圣而不可动摇的,而胆敢作乱的人一个个都该死,不但该死,还要族灭九族挫骨扬灰才出得了这口气。在这个年轻皇帝的心中,假招安实杀戮根本不是什么过错,至于朝廷的信誉,对这些胆大包天的叛贼讲什么信誉。作为老百姓就该安安稳稳种地,乖乖的交赋税,有口饭吃就该天天感谢皇恩,什么官逼民反,什么叫做皇帝,皇帝就是天,天意也轮的着小百姓胡说八道?

朝廷旨意一下,桐县知县平寇有功,提升为五位司救,任于丹霞郡守府。卫方一百个不愿意也不能抗旨,灰头土脸的命襄南州释放此人,还要陪上一张笑脸等她前来上任。私低下他对明霜说“这件事过后,丹霞一郡无人相信朝廷,往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动荡。”

事情就像他预料的一样,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下去。

襄南州匪乱四起之时卫方反而不着急了,冷笑两声看看一边的司救说“元楚,这是你司救的分内事。”看到对方脸色泛白,又一声冷笑道:“劳烦你代本官召集丹霞众官员过来商议吧。”当日卫方安排军务,以守势为主,派出几千兵马守住朱水三关,又下令朱水州派出兵马严守两州交界处,并安抚州内百姓。对于襄南贼兵并没有发兵剿灭,下面也有人问原因,回答是:“贼军连下四城,气势滔天,我一郡能有多少兵马,调过去一两千无济于事,调多了万一少朝乘势起兵,或其他地方的贼军遥相呼应,到时候三关空虚、州府无兵,若是三关再失,这丹霞大概就不属于朝廷了。”

众人想到清平关失守的那一段,一个个冷汗涔涔,人人称是。但襄南也不能放着不管,卫方只能向朝廷请罪请求派兵,在此之前也只有听之任之。然而没过几天,少王傅被困潮阳县的消息传到,却让这个郡守再也坐不住了。

这个时候一度缩到边上抬不起头来的司救元楚却站出来说:“属下请精兵两千,愿前往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