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2 / 2)

柳应元见自己一进来,圣武皇帝和哥书理亲热的攀谈就不再了,他就知道是非自己说话不可的时候到了。于是柳应元就紧走了几步,来到了圣武皇帝的面前,十分认真的开口说道:“启禀皇上,经过小将的清点。所有礼单上的礼物已经归属完毕,并没有丝毫的偏差。再次还有一些摆设的小玩意,还请皇上亲自过目……”

对于外国使臣和下民贡献的东西来说,如果是数目过于巨大,你不能够一一的查看,也要随便的查看一些作为意思才好。所以今天的柳应元是完全的照足了规矩去做的,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也是怪不到他头上的,更何况象他这样的人,根本就会被圣武皇帝所呵斥的。也许是圣武皇帝对那些好东西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概念,所以他在看到了那些奇珍异宝之后,并没有显得有多兴奋和多惊讶。只见圣武皇帝转过头来,十分热情的对哥书理说道:“虽然我是君,你是臣。可是你却完全是王化之外的人,根本就不用遵守什么规矩,一下子还给我送来了这么多的东西。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才好了……”

哥书理听圣武皇帝这么一说,他明知道圣武皇帝并不是在说什么真心的话,可是他还得勉强的应对道:“皇上,即便小臣归于王化之外,却必须对皇上拥有一份忠心。只是近年来,并没有人敢不服从于天道王化,小臣的忠心也就没有机会表达。现在只有趁这个机会,用一些小小的礼物来表达一下了……”

如此虚伪的话,在明镜般的心里,实在是过不了关的。可是即便是再过不了关,圣武皇帝还是不得不仰天大笑起来。看见这两个人开心的样子,站在旁边的人实在是看不懂的,于是这些人就愣愣的站在那里看着这两个疯狂的人。柳应元很清楚这两个人在笑什么,可是他天生的就不喜欢笑,更喜欢带着几分严肃。更何况柳应元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好笑的,所以他就保持着镇静的脸色站在那里。

似乎这礼物一呈上来,所有的一切就都应该结束了。可是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哥书理竟然希望在皇宫里过完了年再走。也对人家一下子就掏出了那么多,你总得让人家在你这里住上几天捞回一些本钱也好啊!其实这些也都是我瞎说的,哥书理可不会有这样的心思。哥书理之所以要在这里过年,就是为了要多捞一些民心。至少在他统治的那片地区,他也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去扩大战争。这样一来,老百姓要恨的话,也只有恨圣武皇帝了。因为在老百姓看来,哥书理所推行的战争,都是圣武皇帝的命令。就算不是圣武皇帝的命令,也有他的指使和默许。不然的话,圣武皇帝又怎么能够得到那么多的奇珍异宝呢?!

眼看着哥书理这边和圣武皇帝搞好了关系,其他的藩王也全都坐不住了。也不管那些藩王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也不管他们的国家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他们都纷纷的献上了自己对宗主国的“心意”。其实他们并不是害怕宗主国,而是害怕哥书理和宗主国搞好了关系,就可以以任何的借口,名正言顺的对自己国家进行侵略。而没有给宗主国献礼,也可能成为借口之一。除了要给宗主国送礼物以外,这些藩国还要很不情愿的给东丹国也备上一份厚礼才行。

圣武皇帝见自己没本万利的收到了那么多的好处,他就知道自己不吐一些血,也是过不了关了的。于是圣武皇帝就让所有的使臣都居住在拿骚,等过了年再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国家去。也就是在这些日子里,要好吃好喝好招待。等到过年的时候,圣武皇帝又把这些人都请到了皇宫里来。在皇宫里过年的时候,都有一个好节目,那就是搞赐喜的活动。所谓的“赐喜”是指,在每年春节到来之季。皇宫制里造出当朝皇帝的头像和一些花草图象的金币,然后再由皇帝在春节那天赏赐给大臣们以示喜庆……

这一次外藩的使臣都到了,自己要是不表示一下也不行了。眼看着皇宫里的赐喜实在是不够用,害的圣武皇帝还命令人特地的赶造了一些赐喜出来。好在是大家组织得当,才让今年的春节在平安中度过了。等过完了春节,大家也都长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