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2 / 2)

就在“泽贵”在那里收拾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那里喊:“发考卷了,发考卷了!各个考生都在那里坐好!”

“泽贵”听外面的人那么一喊,他赶紧就把抽屉给关上,然后回到了座位上坐好了。这边“泽贵”才坐好,那边发考卷的人也就到了这边。“泽贵”见考卷到了自己的桌子上,他也不急着去拿,而是等发卷子的人走了以后,他才去拿那张试卷。“泽贵”要这么做,正是为了要符合考试的规矩。

等考卷也拿到手里了,“泽贵”就很仔细的浏览起题目来。只见这封试卷是装在一只很大的布套子里的,套子口那里有一根线,只要用手一抽就可以把它给拉出来。在线的身上做了火漆的标记,从表面上看来这根线并没有被动过。“泽贵”看罢以后,就把那根线给抽了出来,然后再把里面的东西一起倒出来。

“泽贵”把那只布套反过来一倒,里面的东西就唏哩哗啦的都落了出来。等那些东西都十分平静的躺在了桌子上以后,“泽贵”看到的就是一卷白纸和一个信封。看来考试的题目是在那个里面没错了,于是“泽贵”就很自信的拆开了那个信封。在信封里面有一张纸,上面只写了四个字——“维起扶余”。这个“维起扶余”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在古德拉斯的一句老话,说的就是皇帝的统治是承泽与上天的。就是告诉老百姓,皇帝的统治是天经地义而且是牢不可破的事情,要老百姓好好的顺从皇帝的统治。而这个题目被拿到了考场上,就是要这些书生们写出一些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文章来。

要说是这样的题目落到了“泽贵”的手里,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么!当初他在皇宫里读的那些书,就是用来给皇帝歌功颂德的书。要想写好这样的文章,简直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所以“泽贵”只是坐在那里稍微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然后就开始落笔写了起来。

在那个时候,古德拉斯的考试并不象我们古代那样的要做八股文章。他们所要做的就简单的多,首先就是下手破题,那就是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题目,或者是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要是你这开头写的不好,或者是在开头的时候没有表示愿意为皇帝效忠和歌功颂德的话,那你的试卷肯定是不会被录取的。然后就是“格律”,这就是说你准备怎么样的去写这个文章,到了后面才是正式的内容。这边全部都写完了以后,接下来还有一个善后。那就是你还要写一些什么东西,相当于是宣誓向皇帝效忠什么的。以为文章所需要的内容不是很多,所以这场考试也就只需要进行两个白天和一个晚上。而到了吃饭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给你送吃喝。要是想解决问题,在窗头还有一个帘子拉的隔间,在那里面有马桶。在需要倾倒的时候,喊人来帮忙解决一下就可以了。

虽然看起来写这种文章对于“泽贵”来说实在简单,可是“泽贵”并不想去碰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于他来说,无异于是在自己捧自己。就算是写的再精彩,再能够被人赏识也都是平淡无味的。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是“泽贵”为了自己不白来这里一趟,所以他就准备尽量的把这篇文章给写好。

首先就看“泽贵”在那里想了一个上午,等吃完了别人送来的午饭,他就开始下笔写作了。只见“泽贵”好似文思泉涌一般的下笔神速,快到傍晚十分这文章就已经写出十之五、六来了。等这文章一写到这里的时候,“泽贵”就把笔停下来想休息一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泽贵”抬起头来向四周一看,就发现自己所能够看见的人,都在那里埋头写着自己的文章,连一刻的松懈都不敢有。看到他们那个样子,再想到自己北方那里的人,即便是不用如此辛苦的考试,也可以做官便感到幸运了许多。除了这些想法以外,“泽贵”看到那些书生们奋笔疾书的样子,又是感到好笑,又是感到一种悲哀。这好笑的是,这些书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只是在此拿自己的命运赌博而已。而感到悲哀的是,假如一个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上一个功名,岂不是成了一个废材了吗?“泽贵”一想到这里,他便再也写不下去,只有真正的停下笔来,等着吃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