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幻灭的“罗曼蒂克”(2 / 2)

偶遇爱情 蒋偲昕 3550 字 2019-11-07

也许是命中注定,或许是他的思想观念所致,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在网络上,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闯进了他的感情领地,她在一家诗刊从事工作。她也酷爱创作,她俩在网络上探讨社会,探讨人生,一起进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在指间的文学流露中,他发现双方都有能引起共鸣的东西。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她了,她也悄悄地爱上了他。他经常借故出差到她所在的城市幽会,舞厅和咖啡座到处留下了他俩的影子,当她巧妙的流露出让他与现在的妻子分手时,他犹豫了。坦率地说,妻子与女大学生相比,他更爱后者,但毕竟妻子和自己亲手建立的家庭有所留恋,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女大学生非常善解人意,她坦直地向他表述了她的思想:“他是她爱的第一个男人,他们不能结婚,是因为没有缘份,但她愿意做他的情人。”她的一席话,在他心中引起震颤。他何尝不想找个情人,那是他梦寐以求的。然而,他还是犹豫了,理智和现实告诉他,这是行不通的。是的,他爱她,爱得很深,正因为这样,他更不能玷污她,为了她今后的幸福,尽快斩断对她的情思是最理智的选择。他明了自己思想很矛盾,一方面向往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潜意识中为传统的东方文化所左右;在思想上追求高层次全面开放,而在行动上却受传统道德观念束缚。前者对他来说,仿佛是一种理想的梦境,后者对他来说才是不可回避的生活现实。

不知是因为他忽视了夫妻间思想感情的交流,还是他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文化观念的导向,他感到与妻子的感情越来越冷漠。他们常时间相对而坐,默默无语。他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他忍痛减少与女大学生在QQ上的聊天次数,欲逐渐关闭网络时。妻子却突然告诉他,她已另有所爱。妻子的话是他始料未及的。人就这么怪,一方面他追求那种重感情而淡化婚姻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却没有勇气跨出这一步。他无法接受妻子爱上别人这现实,但对她却没有恨意。因为她爱得坦直且光明磊落,毫不虚伪,敢恨敢爱,相形之下,他显得那么卑微、懦弱且虚伪。

他感到很疲惫,疲惫得象一条长期被海浪冲打、颠簸的小船,多么渴望有一个供他停泊小憩的港湾。本来港湾是存在的,可汹涌的大海涨潮,它已经不属于他了。

妻子所爱的那个男人是一个离异者,就外貌来说无法与他相比,而其职业、社会地位、文化层次诸方面也逊他一筹,可妻子为什么会爱上他呢?他必须弄清楚。

妻子告诉他:他了解女人,懂得女人的心。他明白了,妻子嫌他冷落了她,缺少体贴与温存。为了亡羊补牢,为了令人痛苦又给人欢乐的婚姻,他必须改变自己。他开始学着炒菜、做饭、洗衣服,学着对妻子温情软语。可妻子却对他说:“不必了,一切都晚了。”

他还能说什么呢酒是自己酿的,再苦也得把它喝下去。他佯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邀约了几个朋友,在当地一间最为豪华的星级宾馆备了一桌酒宴。席间,他频频举杯,祝她永远幸福。她呢,则噙着泪花,送他一件日夜赶织的毛衣。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妻子携儿子离他而去。如今,在不尽的忏悔中,他想到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西文第一位著名哲学家泰勒斯,由于观察星象而凝注天空,结果跌进了一条沟中,而遭到一个老妇人的嘲笑,说他‘连自己脚下的东西都看不见,还想去知道天上的事情’。”他猛然清醒了,人,必须必忠实于自己的婚姻,如果一味追求婚姻生活的罗曼蒂克,就一定会陷入现实婚姻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