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克格勃上钩了(1)(1 / 2)

大流歌 筱路 3388 字 2019-11-05

 第二十八章克格勃上钩了(1)

会议继续进行,李戈问:“申炎哪,这种部署在战术原则上可行吗?大纵深分散配置的班排战斗群,相互之间很难配合支援,能不能被优势敌人一口一口吃掉哇?”

申炎:“战术上的‘防御不应该是消极的,而应当从机动中吸取力量’。森林中的公路多弯、多坡,机械化行军纵队前后观察照应和队形的展开相当困难,不便于尾相顾。大长径行军队形的侧翼暴露,给我方灵活机动的战斗群让出很多歼击机会。我们是步兵小分队,就像庄稼里的一群麻雀,来去自由、飘忽不定。找机会啄敌人一口就走,敌人不理我再啄它。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进入密林,机动起来可就困难了,火力优势也受到制约,很难追踪分散机动的步兵小分队。摩托化步兵下车徒步追击,与人地两熟的战斗群周旋起来不仅无优势可言,他们的大纵深、高度突击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他们的战役决心所不允许的。‘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森林地的‘弹性耗敌’可以比做蚂蚁啃骨头,也可以比做麻雀啄长蛇。虽然不能说只耗敌不耗己,但可以说利远大于弊。以劣势装备对付高度机械化的防御分队来说,这才是可行战法。”

李戈:“既不是《南征北战》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运动战,又不像《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之类的游击战。更不是《上甘岭》式的坚固阵地防御战。人家要问这算什么战,你怎么回答?”

申炎瞅了满友一眼,说:“我们并不放弃有利地形上的阵地战。演习计划设定一个加强连、两个加强排的防御阵地,过参演兵力数量的一半。但是,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阵地防御。其战术设计是:战斗打响之前严密伪装、绝对隐蔽,待敌临近突然猛烈顽强抗击。在进攻之敌由行军队形或疏开队形转换为战斗队形的过程中,我防御分队迅隐蔽撤离预设阵地,进入森林深处。由连排建制改编为若干班组战斗群,由敌前防御战斗变为敌中、敌后游击战斗,继续袭击歼击敌人。‘始如处女,后如脱兔’,让敌人抓不到我们的影子。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运动战、游击战确实不尽相同,但原则相通。总体上说,这种战法属于森林地机动防御战斗。”

李戈:“预期战果怎么样?”

申炎:“苏军摩托化步兵师沿一条公路行进,队形总长径不小于二百公里,全部通过我方上述部署的一个营防御地域需要三天时间。我各歼击群如果每天出击两次,每次按平均击毁敌一个装甲目标计算,全营可歼该进攻师的一百六十多个目标,相当于敌人一个团的有生力量。如果打得好,还可以多迟滞敌人两到四天,战果还可能翻一番。而己方的伤亡,预计为传统阵地防御的四分之一以下。‘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是一切军事原则的根据’嘛!”

李戈:“小分队的歼击活动能持久吗?后方保障怎么解决?”

申炎:“我们要以战斗群为单位,事先在森林地纵深的隐蔽地形中构建小型营地和弹药所,作为休整和补给基地。按照当地的生存和战斗要素,拟订一套宿营、伪装、给养和弹药补充、防雨防潮防蚊和医疗保障办法。如果能与各县、社的战备小三线构通起来,就可以坚持长期作战。敌人进入我纵深以后,各战斗群可聚可分,可与就近民兵结合到一起,广泛持久地开展敌后游击破袭。就生存保障和作战条件而言,现在比抗联所处的环境强多了。”

李戈:“如何领会上级搞这次演习的意图呢?”

申炎:“研究性演习,不是按上级规定的某种模式去执行战斗任务,而是让我们实事求是地去寻找‘因敌变化而取胜’之道。‘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正’是我军的基本作战指导原则,而不是教条;‘奇’是依据本地特点出敌不意。‘要人为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而不是异想天开。我区作战方案明确了‘弹性耗敌’思路,演习就要使之具体化。真打起仗来,处于弱势一方的军队如果和敌人拼消耗,那就是‘叫花子和龙王赛宝’。而我们这是根据所处的位置、所担负的任务和自己的实力,来探讨适合自己的战法,哪怕是找一个群蜂斗白熊的战斗之道,又有什么不好?这符合上级的真实意图吧!”

不知谁带头,作战室里响起一片鼓掌。

满有红着脸说:“我早就警告你了,不要搬弄老古董。解放军搞什么女呀、兔哇、神哪,为什么不用**语录?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了?”

申炎无不揶揄地说:“是我不好。引用了那么多**和马、恩语录没特意注明,也就没引起参谋长头脑的注意。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学习**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