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截教密谋(1 / 2)

 第十九章截教密谋

赵公明听了郑紫灵的这一番话,心中一惊,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I.com

郑紫灵掌一线生机,明了生灵的气运兴衰曲直,关注之下,自然就知道截教中的那些弟子会必定上榜;那些弟子在两可之间,需要下界参战争取那一线生机;那些弟子与封神无缘,不必下界参战。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建立在圣人不强行干预的基础上。

他亲自拟定了两份名单。

一份是要保下的截教精英门人名单。其中大部分是金仙,小部分是根性不错而修行日浅的真仙。

另一份是必然应劫的截教金仙精英名单。

此时他见赵公明终于想通了,就把这名单交给了公明。

阐教和西方教都有精明透顶的圣人掌舵,元始天尊和西方二圣的弟子根本不用郑紫灵来操心费事。

赵公明接过了名单,看后大吃一惊,几乎怀疑郑紫灵是不是弄错了。

如此一来,截教六百左右位大神通者最后剩下的金仙精英弟子只有这三百左右位?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修行日浅,修为刚进金仙境界的人族弟子,而修行了数万年,颇有神通的妖族金仙弟子反而只剩百八十位?

保单上的这些仙绝大多数因不恋红尘,都待在盘古星上修行。

而要应劫的同门中,有不少的是通天教主相当欣赏的平日里多有栽培的弟子。

他诧异地看着郑紫灵,眼中满是疑问。

郑紫灵自然明白赵公明的心里,却没有去多解释,只冲赵公明点了点头,简单地说了句:“根性福缘而非神通。”

赵公明暗暗地叹了口气,心说好在席四大弟子都不在劫单内,操控好了,截教的道统得存,老师也不会太难受。

在无极岛上呆了几天,赵公明想好了怎么去做,就告别了郑紫灵和妹妹,到了碧游宫拜见老师通天教主。

赵公明给老师请了安,又对通天教主道:“师尊,大劫将至,我截教门人多有应劫者,不知师尊有何安排?”

通天教主道:“此次大劫,仙人应劫的标准是根行、福源。那些心不能静坐不住的弟子终会应劫。我虽为圣人法力无边,但在天道之下,却也无法帮他们避免,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赵公明心里明白:老师是想利用这次不可避免的杀劫,对截教门人去芜存精。根性和气运深厚者得存,作为截教以后的道统根基,修为高的死者大多也可上天封神。

此时此刻自己就是告诉老师,其它三教已经联手了,会共同对付截教,截教几十万弟子最后会折损大半,甚至有灭教的危险,通天教主也断然不会相信。

他斟酌了措辞,言道:“师尊,那阐教二师伯门下的十二金仙对天庭狂妄无礼,身犯红厄杀劫,自然会同心协力,积极面对此次大劫。若是他们以斩杀那些散仙挡灾,与我截教到没什么。怕的是应劫的众师兄弟们三三两两下界上阵应战,结果被十二仙连手轻易地分批打杀,成了他们的挡灾者。阐教十二金仙各有至宝,法力高强,又一向蔑视我截教弟子,临阵对敌,他们对我截教弟子绝不会心慈手软,从蟠桃会上,弟子就看出了这一点。此劫本是因他们而起,若是任由他们合力打杀老师辛苦教导的弟子,用以挡灾,最后我截教死伤惨重,而他们却全都安然无事,倒显得我截教的道法不如他们阐教的高明,这岂能让人心服?”

通天教主闻言皱眉沉思了许久才道:“你心中所虑为何为师清楚。你说的也有道理。也罢,既是大劫,也不能完全放任我的弟子去一一应灾。那十二金仙虽然是二师兄的道统根基,但也不能轻易逃脱大劫。为师素知你一向待众师兄弟亲厚,就是根性浅薄的小妖也从不歧视他们,对教中几十万门人也最为熟悉。今日,你既然提起此事,为师相信你心中一定早有良谋,我截教此次应劫一事为师就交由你全权主导安排。”

赵公明听从妹夫郑紫灵的劝告,开导了通开教主,并最终从老师那得到了授权。

目的是达到了,他心中却十分不是滋味。赵公明强抑心中的难受,对通天教主稽了一礼,言道:“弟子惶恐,心中其实也没有什么良策,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多保全一些师兄弟,尤其是保全我教的骨干精英弟子而已。那些实在躲不过的,就组织他们积极参战,合力拒敌,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没有白死,也不枉千万年来的苦苦修行。”

“好一个‘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云床上的通天教主听完赵公明的话,击掌对赵公明大声赞道:“爱徒此言虽失了道心,却正显我辈男儿的昂扬血气,大丈夫当如是。公明,放手去做,为师支持你。若是事出有变,大不了最终我们和天下群雄斗个你死我活,畅快淋漓。我们不好过,他们也休想轻松。此外,对应劫的弟子,你也不必太怜惜难过。他们根行差,资质有限,道行难有寸进,很多连仙体也未修成,有机会舍了仙道成就有位阶之力的神道,也是一种福缘机遇。这总比在封神后身殒,入了六道永不能得脱,受尽轮回之苦好。”

赵公明听了这话就明白了,师尊对封神大劫的严峻形势也不是太糊涂,但也没有深入的分析与精心准备。

虽然他极想提醒老师,“那西方教和阐教、人教已经联手了,要共同灭掉我们截教”,只是此时无凭无据,不能多说什么。

赵公明只得应诺退下,径自去找多宝道人,金灵、龟灵、无当三位圣母秘密相商对策去了。

“多宝师兄、三位师姐,此次大劫要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我截教必然有不少上榜的弟子。不知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公明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打量四人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