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磨难出英雄(1 / 2)

 第四章磨难出英雄

太玄金尊顿了顿,又道:“玄观真人虽然为的是阐教的利益,手段毒辣,但却暗合天意。.这是阐教一脉最擅长的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打破他们的虚伪,铲除少数神仙对生灵的随意操控。杨戬资质非凡,是个大才,但他要有所成就,就得受点挫折。

人和精妖不同。精妖生来就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因而一直努力加强自己的实力,不敢懈怠。而人有人性慈悲,有父母的精心照料,有社会制度的约束,没有时时刻刻的生命威胁,不思上进不足为奇。

正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玉不琢不成器,刀不磨不利’。磨难是成功者的良伴,逆境是成功者的摇篮。没有压力,不会有动力。没有磨难,心性就不会成熟。所以,杨戬要遭难。经此一难,他就会心思冷静,性格坚韧,专心修行,成就大神通。

再说了,他是封神大战的主力,负有匡扶人间正义的使命,天道之下,他与玉鼎真人有缘,当为玉鼎的弟子,日后作讨伐商朝的先锋。我虽爱之也不能收他。这是我和鸿钧的默契,不能打破。否则,生灵必有大难。”

他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想着前世的那些娇贵的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下没受一点苦。有些孩子自私自利,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没有责任感,不尽孝道……更有甚者,聪明有才的成了祸害社会的主力,没有本事没胆子的则成了祸害自己父母的吸血者。所以说,磨难也不见得尽是坏事,至少它能磨练意志,逼人奋努力。另外,太玄金尊的道心已醒了八成,明白些自己的责任,对天地苍生不会再有妇人之仁。

当然,也不是说太玄金尊就会一点不管云华仙子一家的事。玄观做事太绝,金尊为一线生机,会变通一下帮助云华仙子一家。

他吩咐童子道:“青玉,你去娲皇宫把此玉碟送给女娲娘娘,然后用乾坤紫金葫芦收了杨君和他的长子杨蛟的魂魄就回来。其它的事不要管。”

小青玉脆脆地答应一声,接过玉碟,取了宝葫芦,乘上仙鹤,急急赶往锦绣天。

女娲娘娘读了玉碟中的信息,脸露微笑,对青玉道:“金尊的好意我已知晓。”转头吩咐小云潘道:“徒儿,你去救下杨莲。她以后就是你的小师妹了,你要替为师好好教导照顾她。”

小萝莉恭敬地应了声诺,和青玉一起走了。

云潘虽然深得女娲娘娘的宠爱,却也被严格要求。她是娘娘的道统传人,被寄予厚望,责任重大,勤奋修行提升修为是她生活的主题。修为太差丢了娘娘的脸面,罪过可就大了,可不能象龙吉和女娃一样一身轻松随意玩耍。上一次,她和龙吉在一起胡闹,也是娘娘看她炼功太辛苦,又考虑她终究还是个孩子而特许的。

“有劳有逸才能学而不怠。生活有了乐趣才有了动力、活力和希望。”这是郑紫灵曾经告诉娘娘的。

慢慢的,女娲也觉得深为有理,自然记在心里,并用于实践。女娲娘娘的性格有了转变,生活也就多了一点色彩。小云潘更是大受裨益。

地星某处,云华仙子正苦苦哀求玄观真人放过自己的夫君和孩子。玄观真人冷着脸问到:“云华公主,如今你可有悔过之意?”

云华仙子看到玄观真人完全不为自己的哀求所动,想想玄观在以前的所作所为,她心知玄观这一问不过是想变相地侮辱自己一次,再丢丢自己的哥哥的脸面,使天帝的尊严丧失殆尽。

沉默了一会儿后,仙子站直了身子,不再恳求玄观,而是深情地看了丈夫和三个孩子一眼,缓缓地说到:“凡间有言‘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常圆’,情之一事有如此的威力,你说我云华会有悔恨之意吗?玄观,你不必得意。我们有什么怕的?唯死而已。能和爱人和孩子死在一起,云华无怨亦无悔。死也得其所在。”

杨君虽然只是个柔弱的凡人,但此时此刻他勇气冲天:“娘子说得好。今生能有缘相聚,纵然化为灰灰永不存于世,我也永远不会后悔。”他说着转头问三个孩子道:“可怜的娃儿,你们三个小小年纪就要遭此不幸!今天我们一家难逃一死。告诉爹爹,你们怕吗?还愿意做云华和我的孩子吗?”

杨戬此时只有七岁,哥哥杨蛟九岁,妹妹杨莲五岁。

长子杨蛟道:“我不怕死。只要能和爹娘弟弟妹妹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

七岁的杨戬却道:“若是可以,请执法天神放过我的爹娘哥哥妹妹,非要杀人就杀我杨戬一人抵过吧。即使是千刀万剐,我杨戬也愿意领受。请执法天神开恩。”

五岁的小杨莲紧抿着嘴唇,拉着母亲的衣角,倔强地昂着小脑袋,仇恨地死盯着玄观真人。

杨君见此是哈哈大笑道:“我杨家的儿郎没有一个是软骨头。好!好!好!就让我们一家死在一起,即使是化为灰灰也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玄观,你动手吧!”

玄观真人大怒,喝令手下杀人。那些执法的阐教门人立即先把挡在前面的杨君和他的长子杀了。云华仙子被玄观真人施法困住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人爱子惨死。她心痛如刀绞当即晕厥过去。

阐教门人正欲再杀杨戬兄妹,忽听天上有人高叫:“女娲娘娘法旨到,执法天神且慢动手。”

玄观真人闻言愣了一下,一看来者是云潘,他先让手下退到一边。虽然女娲娘娘前几次都和阐教作对,阐教弟子的内心并不尊重女娲。但圣人的威严不容侵犯,有意见也得藏在心里。圣人想找谁的麻烦,那人早晚得倒大霉。玄观真人可不傻,不会直接得罪圣人,与女娲娘娘结下因果。

云潘对玄观真人行了一礼,道:“娘娘有旨,杨莲与娲皇宫有缘,我奉命来接杨莲师妹回宫。还请真人放行。”

正在这时,玉鼎真人也到了。他向玄观真人行礼道:“贫道与杨戬有缘。请师兄允我收他为徒。”

玄观思量了一会,终于点头。

两个孩子资质不凡,修道必有大成就,一家一个,也没只便宜女娲。玄观想得明白,既然不能斩草除根,就作个顺水人情,两个都留下,杨戬成了阐教的弟子,命在阐教,也就不怕成了圣人嫡传弟子的杨莲日后找自己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