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溯三十年(上)(1 / 2)

盛世之潮 酒醇烟香 5081 字 2019-11-03

 那是一段很长的历史。

杨延霸第一次见到钟家老爷子的时候也是七岁,那时候正是那个苦难却充满**的年代。七岁的杨延霸懵懵懂懂,心无忧虑;而作为宝田寨族长兼村长家的少爷,又年少得意。

杨延霸见钟少雄的第一面是无以言喻的抑制,所以三十年后对当时的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那是某个秋高气爽阳光普照的日子,杨延霸正纠集着一群童子军浩浩荡荡向山上杀去,以满腔的热忱准备力所能及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点贡献。刚走到寨口,便看到四个男人排成一队从古道朝寨子走来。

杨延霸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被队伍中唯一的老头子吸引过去。老头很有点高,一身旧得发黄的绿色军装,身材单薄的跟张纸一样,风吹人倒;头发花白,脸庞黝黑泛黄,面上丘壑纵横,神情中写满着疲惫不堪。就这么个似人畜无害的老头,却昂首挺胸睥睨四方,看似卑微却气势四漫,让一直盯着他的杨延霸喘不过气来,目光也无法挪转开。直到老头那浑浊的眼神淡淡扫过,杨延霸才从已经痴傻的状态中回复过来,只是冷汗涔涔,后背都被打湿了,浑身颤栗。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是在七岁的杨延霸心中存下的深刻印记。

然后杨延霸将目光转开打量着其他几个人。当先的是两个板正爽利的年青人,也是一身军装,背上都打着行军包,虽然脸上都难掩倦色,却依然是龙行虎步。最后的中年人则是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梳着大背头,身上斜挎着个文件包,上身微微前倾,不住对着老头说些什么。

两帮人不约而同在寨口停了下来。童子军们都颇为安静,整齐又有些怯怯的朝来人行着注目礼;对面两个青年停下后便让开路,立定站好;后面的中年人则稍稍靠近老头,又低声说了几句,然后朝童子军走来。

杨延霸紧张得两脚打颤,只想远远避开这些人,或者只想避开那让他心颤腿软的老头。中年人却直接走到他面前,然后弯腰说话,表情和蔼。

“小同志,这里是宝田寨吧?”

杨延霸愣愣地点了点头。然后对方又问:“杨凤生同志是不是在这?”

杨延霸点头又摇头。

“怎么?”中年人皱了皱眉头。

杨延霸紧张地吞了口唾沫,颤着声音回道:“我爹住在这。他现在在山上干活。”

“哦。”中年人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回身走到老头身边轻声交谈,还举手指了指这边。

看到中年人走了回去,杨延霸急忙招呼议论纷纷的人群准备离开寨口。还没等起步,又被中年人叫住。

“等等,小同志。”杨延霸只好停下来,看着中年人走近。“能不能请你叫你父亲回家一趟。我是县城来的,有些事情需要和你父亲交代……”

杨延霸点点头,也不管中年人话没说完,带头撒丫子朝山上奔去,身后缀了一路的少年。

……

等杨延霸父子赶到寨口时,中年人正靠着树坐在地上,而三个军装依然笔直的站着,默默无语。

杨延霸跟着父亲再次走近这群人,心里安定不少,只是感觉父亲见到对方后比往日很不一样。细细观察后,才发现父亲因劳累而常年弯曲的腰杆分外挺直,近乎伤残的双腿踏步过去竟然也能入土三分,说话也比往日的大嗓门更加响亮。

在寨口大家只略略打了个招呼,又掏出证件相互简单介绍,便领着人朝自家走去。杨延霸稀里糊涂到最后也没能弄明白中年人介绍的身份。回到家中杨延霸感觉到比父亲每日对着伟大领袖早晚汇报时更压抑的气氛,而在一群人包括父亲杨凤生于领袖像下庄严宣誓后更达到极致。杨延霸是极想离开这种使他窒息的气氛当中,只是孩童表现成熟的**却让他留了下来。然后他看着中年人转给父亲一大摞盖满红章的纸,说了半天不明不白的话语,便带着卸下背包的年轻军人敬礼握手而去,连准备好的茶水都没喝一口。

杨延霸完全不明白他们之间做了些什么,只知道父亲去送走了三个而那个让他看着便喘不过气的老头却留在了他家。然后他又看着那个气势迫人的老头在那些人走后颓坐椅中,双目失神暗淡无光。

杨延霸一直在屋后好奇又怯怯地注视着他,直到父亲返回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