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佳人多醉色(2 / 2)

辅汉 青衣不白 9098 字 2019-11-03

“便是荀令君也救不得朕吗?”少年声音忽然又软了下来,充满了哀求与绝望。

“臣不知,臣尽力。”荀并未回头,声音萧瑟,缓缓走出殿门。

此刻已经是亥时,只有这夜深人静时,才能容得下这末世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去怒吼发泄了。

荀看着站在台下如同鹌鹑一样的另一位布衣少年,少倾,叹了口气,解下身上的容臭,即香囊,上面的图案是一朵盛开的荷叶。

荀深吸一口,又决然扔在了地上,道了一句:“这天下已乱,汉室将覆,叔父我已经当不得这荷花君子了,以后不免也要入世染尘,之儿,你拿了这容臭,进宫去吧,叔父对不起你的父亲,也对不起你。”

“叔父,我为什么要进宫?”荀之抬起头,眼睛充满不解,“谁不知这天下要变了,叔父为何还要跟着那位,曹司空对叔父极尽尊重,卧榻而眠,天下皆知,您为何?”

“因为我是汉臣。”

“可我不是,父亲死于宦官之手,母亲死于饥荒,为何要我去侍奉?”

“因为你姓荀。”荀变得冷漠,似乎是判官一样去决定了荀之的命运。

荀之捡了容臭,进宫了。

建安一年,冬。

许都宫殿重新立了起来,繁华程度比之洛阳长安不遑多让。

荀之将燃着的炭火端到了书房里,坐在上首的天子刘协此刻正蒙头喝酒。

“太傅大人呢?”荀之十五岁了,比之刘协还要大上几岁,搓了搓手,问刘协。荀之不带一丝的尊敬谦卑。

“气走了

呗。”刘协抬头,对荀之的行为已经习惯,看到荀之依旧在整理炭火,苦笑道,“你说这天下,还姓刘吗?”

荀之抬头,看着刘协,摇了摇头:“不是了。”

刘协大笑。

荀之早就习惯了这位的神经质,依旧是安心整理自己的柴火。

荀送他入宫的时候这是吩咐自己照顾好这位,自己现在只是在执行荀的命令,仅此而已,对待刘协,他没有害怕,也没有同情。

“今日曹司空送了一批番邦进贡的葡萄来,说是西域奇珍特产,还听说用此物酿酒,比之咱们大汉朝的用粮食酿造的要香甜可口呢?”身边一个小宦官,觉得二人气氛不对,立马准备去移开刘协的注意力,不让这位爷接着发疯了。

果然,这位昏昏沉沉的、刚才似乎要气吞天下的皇帝,立马就起了兴趣,转身就跟着小官宦出去了。

荀之看着刚开始变暖的书房,一时无话。

作为一个孤儿,不过是荀氏远亲,父母双亡,荀之早就没有对这个大汉天下没什么感情了。

所以无论是什么黄巾起义,大乱将起,董卓进京,以及当今曹司空手握刘协欲重振天下,都不能让荀之生起什么兴趣来。

而且,在荀之的心里,一直压着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并不属于这个世界,或者说,他不该属于这个时间段,他的时代,应该是千年后的华夏。

被白血病夺去生命的他,转世到这个时代,他出生开始,就开始如同瘟神一样带来厄运,母亲父亲俱惨死,若非荀收留,早就被那些乡亲们扔了狼嘴。

活在二十世纪的他,不信鬼神,但是,他的确带来了厄运。

现在他只想活着,他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他想,只要自己这样安安静静的生活,凭借自己对待着未来的了解,能够让自己寿终正寝。

至于荡平天下,兴复汉室......

“关我屁事。”荀之继续埋头整理炭火。

“大人,这老太傅含怒而去,肯定是要让曹司空知道的,您说这可怎么办呢?”一位伺候着刘协的小宦官,凑到了荀之后头。

荀之对这些阴阳人倒是没有恶感,虽然父亲死于宦官之手,但是他依旧知道,宦官在乱世中也就是一只蚂蚱,蹦不了。

整了整衣服,荀之苦笑一声:“还能怎样,老太傅什么时候离开的?”

“一刻钟前,”小宦官立马跟声。

“杨太傅和司空不属于一派,别担心,我来应付。”荀之松了一口气,别人不知道,杨彪这个人他却是很了解的,十足的一个偏向汉室的老臣。

于是,出了门,只是让小宦官别告诉刘协,自顾顺着宫墙大门去了。

一路上十步一岗,五步一卫,防守的紧密。

但是荀之却是知道,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宫里那位烂醉的爷能够调动的。禁卫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看着荀之走过,甚至眼珠都不带动一下的。

荀之是没有资格出宫的,作为刘协身边的人,他是要被严格监管的。

所幸是杨彪一来没走太久,二来这位老太傅的确是等着刘协派人来请他回去,谁让他是汉室老臣呢,还能真的跟十五岁的天子发怒吗?

“太傅,陛下刚......”

“老夫也只是怒其不争罢了,荀大人不必多说。”杨彪仅六尺身材,加上驼背,就如同一个平常老叟,从轿子上拉下帘子,跟着荀之说了一声,便是又把帘子合上了。

“恭送太傅。”荀之拜了一拜,看着宫门口那几个守门的将领眼神如同刀子一样盯着自己,便是准备要识趣的转身离去了。

而下一刻,却是突然转头,目光一紧,盯着一个抬轿的奴仆。

那......

赫然是刚才跟着刘协去品酒的小宦官!

荀之心头巨震,身体有些惊怖的战栗,忽然发疯一般的提了腰中佩挂的三尺青锋,在众人惊愕中朝着扶轿的小宦官劈去。

这一剑,势大力沉,更是陡然间发难,那换上扶轿人衣服的小宦官顿时被腰斩。

血溅五步,直撒轿帘。

空气突然静止,禁卫不为所动,而那些太傅随行之人,都是惊怖不敢言。

俄而,青布轿帘里只听得一声惊呼,荀之便是顺着不知道是不是被血荡开的帘子看到杨彪那张扭曲到极致的脸。

“误汉者,荀氏荀之!”杨彪眼中似乎要冒了火一般,咬牙切齿,仿佛要生啖其肉,但又知此地危险,不敢高语,只能恨恨然骂道。

荀之不加理会,甚至不想开口应答,只是松开了手,任由杀人剑随意滚落地上,大喝一声,“起轿,送老太傅回府!”

看着轿子出了宫门,方才将一块不知道什么的血肉块从身上拨走,扶了扶高冠,回头,准备回大殿。

“大人,这?”仅仅隔着一堵墙,一排甲士郑手握武器,俯身听令,其最先一人,朝着眼前正站立的文士请示,语气有些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