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一个忠告(1 / 2)

决战1920 仙人掌 4588 字 2019-11-01

 聂中丞华童公学位于英美公共租界东端的杨浦,距离法租界颇有些远,而且还要跨过苏州河。这一点,范博常很清楚,不过他故意不说,就是想再看看郭淳的为人。

一路上,范博常谈笑风生,说了不少上海趣事,还有那个聂中丞华童公学的来龙去脉。

前清浙江巡抚聂缉椝,乃是赫赫有名的曾文正公国藩的女婿,著名外交家曾纪泽的妹夫,他在任上海道台期间,大力推行洋务、兴办纱厂等企业。后来,聂家就在杨浦购地建房定居下来。他的儿子聂云台,如今是上海滩有名的恒丰纱厂、华新纱厂、大中华纱厂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年更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上海总商会会长,还是全国纱厂联合会副会长。早前,为了纪念已经过世的父亲,聂云台捐出了位于杨浦的一大块土地和一笔资金,由工部局出面举办教育,是为聂中丞华童公学。

而聂云台捐出的这块地,原本准备捐给没有场馆的精武会,因精武会中的陈公哲抢先捐出提篮桥一块土地作为会所,方才成就了这所学校。

郭淳心中一动,想起前天在伯尔根成衣店遇到的那对聂姓父女。汗颜的是,他的注意力几乎都在那少女和胡思乱想上了,只是隐约的记得,那个中年人的气度确实雍容不凡,上唇还蓄着浓浓的胡须,如此而已。

他几次想出口询问,最后还是忍住了。

走了老半天,苏州河在望。郭淳还没开口,小吴惧走累了,不耐烦了,索性蹲在街沿上耍赖,问:“范伯伯,学校在哪里啊?还有多远啊?我都走不动了。”

郭淳却已经从范博常的谈话中知道学校在杨浦,还远着呢!既然谙熟上海教育的范博常提起了这个地方,想来是有道理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之路哪怕遥远啊?此时见吴惧耍赖,又想到今后小孩子每日都要如此上学、放学,实在有些困难,却不知是否能住校?所以,郭淳反倒是更想去看一看了。当然,他也有一点点见不得光的小心思……

范博常本来是要考验郭淳的,却因临时起意没有想得周全,反倒累了小孩子。见吴惧耍赖,他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

吴惧见两个大人为难,这机灵鬼更是吼开了:“不走了,不走了,我要回去陪妈妈。”

郭淳有了主意,看到路边有个杂货铺打着“电话出借”的牌子,忙走过去,摸出昨晚离别时沈会涛给的名片,照着上面的号码拨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年轻女子,似乎是秘书,在询问过郭淳姓名后不久,沈会涛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力行老弟,想不到这么快就能接到你的电话。怎么样,今天有空吗?晚上再去来喜啤酒馆,如何?”

话到嘴边,郭淳反而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了。毕竟自己和沈会涛实际上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毕竟两人只不过喝了一回酒而已,借车,能行吗?不过,看到小吴惧蹲在路边的样子,想想他今后的教育和成长,再想想他坐在门槛上两手托腮等待自己的模样,郭淳咬咬牙,说道:“文则兄,我有个不情之请……”

“哈哈,怎么,改主意了?我随时恭候大驾啊!”电话里,沈会涛显然会错了意。

郭淳忙抛开仅剩的那点面子,鼓起勇气说:“不,不是,我是想借车一用。”

“借车?你去哪?”

“杨浦,聂中丞华童公学。”

“啊!?”电话那边,沈会涛沉默良久,就在郭淳以为借车无望时,他才“唉”了一声问:“你在哪里?我马上过来。”

“苏州河南,铁桥旁,周记杂货店。”

沈会涛来得很快,当雪铁龙停在杂货店门口时,引得小吴惧一声欢呼。

“你啊,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沈会涛亲热的给了副驾驶位上郭淳一拳,苦笑道:“那边是聂四小姐的地盘,嘿嘿,你问问这大上海的公子哥儿们,聂四小姐是何方神圣?”

后座的范博常通过方才郭淳的介绍,已经知道沈会涛的来路和身份,听得此言,料想郭淳肯定不知,乃插话道:“聂家老太太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们个个都是实业家,女儿们都嫁得不错,只有这个聂四小姐如今没出阁。听说,她是读教会学校的,性格开朗、泼辣、很有主见,不少公子哥儿在她那里都吃了鳖,闹得灰头土脸的也不在少数啊!”

郭淳醒悟,斜眼看着开车的沈会涛,微笑道:“想来,文则兄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