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1 / 2)

代清 东方的军刀 3381 字 2019-10-28

 十月,大明太子于山海关登极,国号昭武,意味昭示四海以武,随后加封辽东梁为太子太傅,中军府大都督,节制诸路讨奴兵马,加封东川防御使秦良玉为太子少傅、左军都督,节制山西诸镇兵马曹文诏为奋威将军祖大乐为振武将军、祖宽为奋武将军、遥加封山东巡按使朱大典为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洪承畴为兵部尚书···

帝乃下诏,尽起全国兵马讨奴北京。

辽东督师梁令全军缟素,杀三畜祭天地誓师出征西伐建奴。

随后,三边总督洪承畴、五省总督陈奇瑜、河南督师丁启睿、两广总督熊廷栋等褚师齐开向北京。

···

此时的北京,皇太极的大军蠢蠢欲动,荣耀的背后,皇太极甚至感到了压抑。

手下想杀人、想**、想掳掠,但是若要统治中原,必须依靠汉人的力量,因为他们人--太多了。

然而对于自家的兵士,他又不能过于苛刻,如此--烦!

北京城百万百姓,他必须小心翼翼,汉人的暴动,虽然不可能动摇他的十万锐师,然而却可以使他焦头烂额。

当初努尔哈赤定都沈阳而不定都辽东第一大城市辽阳,便是因为辽东的汉人总是动乱,为了后方的安全,不得不弃辽阳而都沈阳。

天下最富饶的城市,尽管汉人几十万,然而作为前朝的国都,一个取而代之的新兴国家和民族有必要同样以此为都以镇压前朝的气运,同时也说明新朝代的名正言顺,他可以朗声告诉天下人,天家的气运已经换了人家,你们别痴心妄想了,你看,我们都在此重新建国了net而若是都了别处,那放在别人眼里便是怯懦,便是软弱,便是有机可乘。当初努尔哈赤是根基未闻,要绝对稳定,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需要名义--要上承天意而入主中原。

北京城作为将来后金--哦不,大清国的国都,它的治理,必须要即为稳妥,因为北京不仅仅是一座城市那么简单,它的意义在于--你大清若是治理得好了,那么大明的其他城市也会纷纷惧于大清的兵锋而望风而降,而若是你治理得差了,比如你在北京烧杀抢掠,那么自然,大明其他城市也会为了生活而奋起抵抗。

北京城--就是全天下的风向标。

乱后的北京,缺!什么都缺!

原本北京乃是天下最富扰之处,全国商贾云集于此,天南海北的货物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钱。

然而后金的到来,人心惊惧,能跑的人家都跑了,毕竟永安四城屠城的惨剧尚在眼前,一时间北京城各大商铺门可罗雀,便是各大主干街道,出门的百姓也不多,谁都怕啊!

皇太极蛋疼!很疼!

十万大清军的粮草已然不多了,再加上无数投降的明军,大清的粮草已然即将告罄。原来他们靠的是抢,谁都抢,因为皇太极根本没想在十年之内入主中原的打算,故而此前对大明腹内的百姓笼络甚少,因为他一直试图用各种办法削弱大明的力量,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然而上天太恩赐女真人了,时过境变,我大清--竟有今天!

不能抢,不能动粗,要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