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宁州(1 / 2)

 皇上等棋盘摆放好,“下一盘。”</p>

周书仁最近几年的棋艺不得了,他也越来越喜欢研究,“好。”</p>

皇上拿着黑子,“昌廉已经在蕲州几年了,这两年表现十分的出众。”</p>

周书仁愣了下,他知道皇上不会和他说具体是谁算计他,意外提了昌廉,心神一动,“是,在蕲州几年,他一直吃家底来着,这两年的收入差不多都捐了,还从我手里讨了不少药材。”</p>

皇上笑着,“儿女都是债。”</p>

周书仁明白,这是皇上的解释了,只是没明说,“对于臣而言债也是甜的。”</p>

皇上下了棋,“该你了。”</p>

周书仁利索的放下棋子,只听皇上继续道:“宁州虽然不是上州,却也是中州,宁州缺知府。”</p>

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了。</p>

周书仁为儿子高兴,宁州比蕲州更容易得政绩,“谢皇上。”</p>

昌廉晋升板上钉钉了,四品宁州知府。</p>

皇上笑着,“昌廉才敢朕看在眼里,这是他该得的。”</p>

周书仁想了想直接的问,“蕲州知府呢?”</p>

他是知道蕲州知府也要调走的。</p>

皇上没瞒着,“会从京调人过去。”</p>

周书仁不继续刨根问底了,调过去谁和他都没关系,反正儿子在蕲州几年,蕲州没什么地方能得政绩了。</p>

随后君臣的心思都在棋盘上,皇上没继续说是国事,更多的都是闲话,周书仁与两任帝王下棋,他十分的得心应手,谈闲话习惯了。</p>

一盘结束又开了一盘,突然皇上问,“你几个孙女婿选的都不错。”</p>

周书仁心里警惕了,“他们的确不错。”</p>

皇上十分自然的随后道:“还都没通房没妾室,朕听说你和汪老还有个五年之约。”</p>

周书仁心神紧绷,“的确有五年之约,皇上也知道臣有家规,男子不纳妾,后宅没有一个妾室,孩子们在这个环境中长大,臣就免不了为孙女们担心,如果臣家中没做到不纳妾,臣也没脸去要求,可谁让臣家中做到了呢!”</p>

皇上抬头,“朕就没见过比你更宠孙女的。”</p>

周书仁,“女孩子在家能待几年,婚后的日子太长,臣就希望她们能过的自在幸福一些。”</p>

皇上嗯了一声,“该你走了。”</p>

等一局结束后,周书仁就退下了,出宫的路上,后背有些湿了,他不是害怕,而是紧张的就怕皇上动了心思。</p>

政殿,皇上示意张公公收拾了棋盘,对着在一旁批折子的太子道:“你可听清楚了?”</p>

太子心里一颤,“父皇,儿臣并无心思。”</p>

皇上没回头看太子,目光依旧透过玻璃窗看向外面,“周侯府不需要女儿带来荣耀,从未想过用女儿联姻,当年你小皇叔不是周家养大又与周雪晗相爱,周家不会将女儿嫁入皇室,别人利用女儿谋荣耀,周家不会,他们有根骨。”</p>

太子清楚,周侯府的小姐不愁嫁,求娶的人很多,周侯从未利用孙女联姻谋利益交换,否则,周侯府的权势不会这么简单。</p>

皇上,“你母后的心思朕清楚,朕也知道你因为两次批命对周侯不同,朕更希望你去学周侯的本事,学到自己的才属于自己。”</p>

太子正色,“儿子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