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论战(2 / 2)

大隋争龙 崇阳铁剑 6328 字 2019-10-16

众人视之,乃魏征是也!

高驷见状压住他人声音,向魏征道:“我素知先生大才,只是初来乍到,未及深谈,还请指点迷局。”

魏征昔日就受过高驷恩惠,现在又投在对方麾下,也就暂时收敛了倔脾气,缓缓说着对策。

“杨义臣用兵若神,所向无前。纵然联营作战,也未必能胜。反之,窦建德崛起时日不长,根基不稳,只要发兵攻打,必能一举灭之。”

“再说,当今乱世,壮大自己才是首要。与其北上硬碰硬的对决,不如向北防御,向南攻打汲郡,夺取黎阳仓。”

“只要得到黎阳仓的粮食,百万大军一日可得。届时,再引兵北上,何惧杨义臣?”

原来,魏征竟然是赞同韩世鄂南下的策略,只是北方杨义臣河窦建德虎视眈眈,如何能安心南下?或许这就是韩世鄂没有说透的缘故。

黎阳仓,天下三大粮仓之一,同比邻洛阳的洛口仓和关中的永丰仓并称,内有开皇三十年盛世储藏,得之则不愁乏粮。

众人先前未尝没有考虑过,只是觉得时机未到,不想被魏征一举捅破了。

“先生说的倒是轻巧,若我军大举南下,那时无论杨义臣或者窦建德任何一个发兵,如何抵挡?”反对者无不冷嘲热讽。

面对诸人,魏征大叫一声:“呔,蠢材一个。杨义臣是扶隋杨将沉之漏出船,不足为虑。窦建德,则如日之升,才是我们的来日大敌。争天下,不是拜把子,交朋友,是要死人的。要搞清楚,谁才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

“那玄成可有解除后我顾之忧的法子?”高驷问着。

“简单。四个字,缓兵之计。”

“将军可差人到东都向昏君投诚,具言向日反叛,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今愿弃暗投明,为国家效力。只需骗的昏君一纸诏书,就可束缚住杨义臣手脚。那时,大可接着剿贼名义,大举南下攻打汲郡。”

“只要拿下黎阳,再以邺城为根基,日后争雄北地,

就可用大势碾压,战无不胜。纵然有稍许磨难,前途最终也会一帆风顺!”

“放肆!我杨家与昏君一脉势不两立,你这酸儒,竟敢鼓动俺妹夫投降大隋?看我不宰了你!”杨积善拔刀就要去杀魏征。

“放肆!”高驷大怒道:“我早有话在先,议论军机,言者无罪。魏征一片公心,怎地蛊惑人心了?押下去,抽三十鞭子!”高驷大怒。

半晌,方才叹息道:“哎,兄弟们这是咋了?为了区区一个窦建德就争吵不休?今日议事,到此为止,都下去吧。明日,大帐听令,我自有决断!”

于是众人三三两两的离去,宋金刚和李君羡就暂时归入尉迟恭麾下安置。

直到大殿内,只余自己,才招来贾元度,让他把魏征再度叫来。

仍旧是明堂大殿,两人对立、

高驷长叹,致歉说着。

“我知先生所言句句良策,只是成大事者不谋与众。这隋杨天下,虽已呈分崩离析之象,但离藩镇争雄,群雄逐鹿,还有一段时日。先生之言,深得我心。”

“你看,谁可以出使东都?”

“主公,非相州令虞世南不可。其兄虞世基,乃是昏君杨广重臣,只需多备财宝,疏通关系,必然无碍。”

“好,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人连夜送到虞世南处。他的官职,就让麦孟才屈接替。”高驷从谏如流、

“主公,我还有一半计策未说完。”魏征突然郑重的见礼。

“玄成啊,不必多礼。”高驷连忙阻住,说着:“有事尽管道来。你熟读经史,笃志于学,博通古今,才堪大用,我是知道的。能诚心出主意,我很高兴。”

只见魏征,略微沉闷片刻,说道:“主公还应该再派出个使者,向杨义臣乞降!以杨义臣之才,纵然怀疑,也必会起了让主公和窦建德互相攻伐之心,这才是缓兵之计的关键所在!”

这话的确不能明说,未开战就像敌人乞降,一旦传开,必然大挫士气。

饶是心里明白,高驷也勃然大怒,低喝道:“混账!魏征,你可知道,咱一向顶天立地,你竟然让,,,,、”

当下大殿内之有魏征,高驷不免有些压抑止不住杀机。

“怎么.?将军恼羞成怒,要杀人灭口?须知忍字头上一把刀。若是想成为开国帝王,这苦难才刚刚开始。光武帝刘秀也有哥哥被杀,向仇人屈膝投降的时候,,,。说起来,将军行事过于刚强,李密行事太过柔弱。你们二人若能各自取长补短,这才是乱世中完美枭雄模样。”魏征怡然不惧,这是个只认死理的人。

高驷拿他毫无办法,良久才平息怒火,叹息道:“现在我才明白,顶天立地,是要拿胯下之辱来换的。好,某答应你。让许敬宗,待我出使襄国郡,向杨义臣表达恭顺之心,愿意听他调遣,如何?”

魏征这才又看了高驷两眼,见他不像作假,这才行礼,说着:“主公所用之人,大善!”

风起青萍之末,杀机盛于卷地所到之处。

二人又详细说着,如何派遣使者,如何进兵汲郡,谋取黎阳仓。

天将暗,两波使者纷纷策马出发,一北一南,各自去搅动风云。

高驷看完了公文,便来到铜雀台顶端散步,畅想千年。

是否,当年的曹操也是在此,望山观景,谋划天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