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临场出题,可以避免有人提前准备,或者出现买诗的情况。</p>
如此一来,对作诗之人的要求就提高了不少,除了需要文学素养,灵感也很重要。</p>
湖面经过短暂的嘈杂之后,很快就都安静下来,开始琢磨沉思,快则半个时辰,慢的两三个时辰出诗的也有。</p>
明明湖面楼船如织,却静谧幽然,再搭配这皎洁的满月,别有一番风味。</p>
宝钗看着远处的盈盈水波,似有所思。</p>
“薛妹妹在想什么?”</p>
“没....没什么。”</p>
沈沅看了看少女清丽的侧颜,温声道:“妹妹好似有什么感悟?不妨说来听听。”</p>
宝钗默然稍许,轻声道:“这世间女子,是否只能如那水上轻舟,随波逐流....”</p>
沈沅闻言一怔,还以为宝钗拿了黛玉的剧本,不料少女竟也有这般感伤的时候。</p>
少女多愁,谁说薛宝钗只有心思玲珑的一面,每个人本来就是多彩的性格,并非简单的标签能定义。</p>
黛玉的多愁善感是伤春悲秋、寄情于物,是一种浪漫主义情怀。</p>
而宝钗却不同,她的善感则是在该如何奋进,如何争取自己的命运。</p>
沈沅握着少女的手,紧了紧,柔声道:“女子的手....也能执起船桨,掌握自己的航向。”</p>
少女闻言,抬眸看向身旁温润的少年,嫣然一笑,芳心畅然,此刻是有人懂她的。</p>
“外面有风,妹妹小心着凉。”</p>
沈沅说着,正欲脱下自己的外袍为宝钗披上。</p>
却见少女轻摇螓首,握着他的手,并不想分开。</p>
“沈郎,我们进去吧。”宝钗露着梨涡,嫣然浅笑道:“我恰有所感,想写下来!”</p>
说罢,少女牵着少年的手,进了房间。</p>
“莺儿,研墨。”</p>
“啊....?好的,姑娘。”</p>
房内有船家提前准备好了纸笔,待莺儿磨好墨,宝钗提笔开始在桌案宣纸上书写起来。</p>
沈沅有些好奇,在旁边垂眸打量,当慢慢看完宝钗所书之时,心头一阵古怪。</p>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p>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p>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p>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p>
这....临江仙?</p>
沈沅一时讶然,之前他还在给宝钗的书信中,抄了这最后一句。</p>
不曾想,这首词竟在此情此景下,还是被薛宝钗作了出来。</p>
不得不让人感慨命运使然,这首词注定属于薛宝钗。</p>
“好词!薛妹妹,这首临江仙何题?”</p>
宝钗想了想,妙眸闪动,落笔题名,缓缓道:“柳絮。”</p>
【临江仙·柳絮】!</p>
沈沅:“......”</p>
命运这个东西确实奇妙,连词题竟也与原著一样。</p>
“姑娘写的真好!”</p>
一旁的莺儿也不禁欢快喝彩,她虽不识字,也不知词中何意,但听着就感觉好。</p>
这倒并非是丫头为了讨好自家姑娘,出言尬吹。</p>
古往今来,确实好的诗词,能让人感觉到一股韵味,是故民间普通百姓,虽不甚明了那些千古名作之意,却也不妨碍李杜诗篇口口相传。</p>
“薛妹妹这首临江仙,确实写的妙极,颇有不拘世俗的飒爽之感。”沈沅看向明媚的少女,微笑道:“似乎还蕴含....远大志向。”</p>
宝钗被情郎看得有些脸热,轻声道:“这最后一句是....借用沈郎的话呢。”</p>
沈沅笑了笑,却也不好解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