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愚园路361弄65号。</p>
愚园路是沪上有名的老弄堂,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p>
法国梧桐树影斑驳,建筑物中西合璧,众多名人故居错落分布,令人应接不暇,历史底蕴深厚,充满文艺气息。</p>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清澈的眼眸中有着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静与睿智,打开院子门口的信箱,拿出几本杂志。</p>
她一边翻看着最新一期的《延河》杂志,一边走进了一座墙头开着夹竹桃的院子,进入一栋三层小楼中。</p>
她叫王安怡,初中毕业后曾赴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入徐市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今年她回到沪上,在《儿童时代》杂志社担任编辑工作。</p>
她母亲是作家茹之鹃,父亲则是沪上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导演、作家,妥妥书香门第。</p>
她的阅读速度惊人,十几分钟就看完了《牧马人》。</p>
然后,她就如一只雀跃的小鹿般跑到二楼一间书房里,对着书桌前的茹之鹃喊道:“妈,你看这期《延河》上这篇小说,写的太好了!”</p>
“能让你夸赞的小说可不多啊,谁写的?”茹之鹃笑着问道。</p>
茹之鹃的成名作《百合花》就发表在《延河》上,她对《延河》和陕省作家群特别关注。</p>
“一个叫方远平的知青写的!”王安怡把杂志递了过去。</p>
茹之鹃很快看完,笑道:“写的很好,技法很好,现实和回忆穿插,有点国外流行的意识流的味道,你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p>
“我怎么就不能了?”</p>
“你生活底子太浅了,没有经历过剧烈的人生跌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