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陕省文学的福星(2 / 2)

……</p>

两天后。</p>

陕省,祁山县,孝子陵公社。</p>

在这片偏僻的黄土高坡上,却静静矗立着一座建设于1967年的三线印刷工厂。</p>

印制的第一批产品就是教员在1942年5月23日发表的《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因此工厂被正式命名为“国营五二三厂”。</p>

牌面!</p>

晨光熹微,城市和乡村还在沉睡。</p>

执行三班倒制度的工厂里,却忙活得热火朝天。</p>

一名名印刷工人将一摞摞新鲜出炉的《延河》杂志装上卡车。</p>

这些杂志将被送到西京邮局,然后按照征订名册发往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机关单位工厂、新华书店,以及每一个喜爱文学的读者手中。</p>

“曹总工,这本杂志漏页了,您不是喜欢看《延河》么,您拿去吧!”一名工人将一本杂志递给了一名中年人。</p>

“谢谢了,你们快去送吧,累了一晚上了,送完早点休息。”曹文韬笑着接过。</p>

“得嘞!”</p>

曹文韬目送卡车离开,才打开杂志。</p>

他是厂里的印刷专家,67年建厂的时候,第一批印刷机器调试,就是在他的手底下完成的。</p>

但在特殊十年间,他却中断了工作。</p>

现在虽然已经恢复了总工程师的职务,补发十年的工资,但心底总有点怨气。</p>

最美好的十年浪费了啊,人生中又有几个十年呢。</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