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晚上九点。</p>
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窗外的霓虹灯闪,车水马龙,夜色下的魔都热闹又明亮。</p>
但房间内却很安静,只有时不时地键盘声,以及一盏算不上明亮的落地灯。</p>
苏瑾喜欢这样的氛围,有些人喜欢人多热闹,从众人的关心中汲取力量;可有些人在独处中才会感觉到疗愈,看看云,放放空,心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可当它跑回来,不自觉就已经元气满满。</p>
黑暗中,苏瑾的神情很专注,他是在为明天上午的课在备课,不是在做PPT,准确的说是在梳理思路,写一个只给自己看的讲课大纲。</p>
他是一个坚定的反PPT主义者,虽然有时候在做学术交流或者汇报时他也做,但在自己的课堂上他尽量避免做PPT。</p>
PPT作为一个工具来说很好用,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陈列出来,照本宣科,学生可听可不听,一拍照就迅速get重点。这样无疑丧失了知识的美感,他更希望自己讲的足够生动,学生从他的课程中能够感受到先贤的思想和哲学的美,所以他很少规矩地按照课本来讲。</p>
讲柏拉图,他会从学生们可能感兴趣的柏拉图式恋爱入手,但又不会只讲柏拉图,会讲希腊的城邦政治,讲柏拉图的父亲就是一名贵族甚至将家族谱系追溯到希腊神话时代,会讲柏拉图对于老师希腊最伟大公民苏格拉底之死的失望和愤怒,会讲圣经中保罗批评的哥林多教会就是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p>
哲学不应该是晦涩难懂,或者很形而上学,而应该是这样的:我昏睡了很多年,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醒来。</p>
而这需要他做充足的准备,才能呈现出来,知识虽然已经在他的脑海,可是也还需要他重新排列筛选,以便呈现给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