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情本不关风月的(2 / 2)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有趣的一首词,万里功名倒觉得嬉笑怒骂中有几分元曲的味道。一首借雪讽人之作,倒是破坏了“雪”的美感,但是那一腔的愤恨却直截了当,以致万里功名识海里,自行觉醒的灵通早已化作六柄巨剑,剑柄合在一处,剑尖朝向四方,自那识海内,如一朵雪般,疯狂地舞,仿佛要发泄出最后一丝愤恨,将那识海内的空间割作千丝万缕才甘心。

一如先前那首《一剪梅》般,城破国亡,往往与某些人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因果,因果,有因必有果。可这首却又比《一剪梅》骂得彻底,骂得爽快,骂得不留痕迹,却又恰如其分。

“如此官吏,该骂!只是这雪,未免有些冤啊,平白给扣了个大帽子。不都说情本不关风月的吗,为何要这般?可是藏一先生这恨是不吐不快,不吐便要憋死啊。恰巧遇到雪天,便把意象指向了雪。所以啊,有些时候,不是雪不好,只怪它出现的不是时候!”

万里功名兀自慨叹罢。一扬白虹断剑,便使出通识小成真法《念奴娇?漫天漫地道祥瑞》,但看识海中那六柄巨剑竟没有消失,而是自那断剑而出,继续舞在半空之中,雪色的剑身所过之处,凉意徐徐,便凝成薄薄的雾,渐渐隐约了六柄剑身。

“竟然又是剑属性,只是较比刚才的愁剑,这回倒像是雾剑啊!”就在万里功名玩味之际,六柄巨剑竟停在半空不动了,瞬息化作万千指头大小的雾剑,纷纷刺向地面。

雾剑,顾名思义,就是剑身乃是一团雾气,冷凝的空气,可是却有着剑的形态,万里功名自是看不出那么清晰。这雾剑凭空刺下,斩在那本就焦黑的乱草上时,乱草竟渐渐膨胀起来,无边的寒气渗透到了乱草仅存的一丝根系内。

“啪!”乱草随着一声声微小的爆响,连根爆裂,化作尘灰。

“这是?”万里功名只闻其声,未见其状,便好奇地张望,随即陷入沉思。

“看来,随着我对词的理解,才能激发出词中孕育的力量,只是这些真法的形态各异,要想一时掌握,运用自如,还需要勤加修炼才行。”

万里功名接着又念起了第十首,也是迄今为止能在《宋词鉴赏辞典》上看到的最后一首,便是紫岩先生的《南乡子》: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一首小令,还是万里功名喜欢的类型。读来朗朗上口,拈来又意味深长。紫岩先生这首乃是市井哩词,题妓馆之词。宋词中很大部分与当时文人的喜好有关,就如那柳七变便是常年混迹于秦楼楚馆中,所以词中男女之爱,翻云覆雨之情便是离别后回忆的重点,也是词中常现的情愫。

这首词便是这样。万里功名此时虽体会不到那么深刻,但是词中所追忆的男欢女爱,以及想象女子成仙后“月下时时整佩环”,紫岩先生“折得梅花独自看”那种怅然孤独,种种情怀,便可见一斑。只是“暮云朝雨”所暗喻的情爱被淡化了,那个时期,心灵相契远比肉体相交要更让人缅怀,精神世界丰富,则需要更高寄托来喂养。

万里功名识海中自行觉醒的灵通,此时已化作一轮满月,荡在半空。月圆人不圆,这是愁中之愁。随着断剑挥去,万里功名使出了最后一招通识小成真法《南乡子?月低霜下梅花看》。但见识海中一轮满月倏忽间消失后,一缕清风自断剑而出,旋即两轮圆月般的发光体映在空中。一轮环佩一轮月,渐渐重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