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秦陵(2 / 2)

葬地玄经 玉司南 3410 字 2019-10-14

考虑到骊山秦始皇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为了不对陵墓内的物品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于是我就开始和大家约法三章。我看着墩子说:“第一条,不从陵墓中取走和玄经线索无关的任何物品,保持地宫内的各种随葬品完好无失;第二条,不使用炸药子弹等具有破坏性的大杀伤力武器,以防破坏地宫建筑的结构;第三条,对进入秦陵地宫这件事绝对保密,即使出来后也不能把进入地宫的入口等信息透露给任何人。”说完这些后,我又问墩子说:“地宫内的各种珍贵明器都不能拿哦,你能做到吗?”墩子听我说完,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就当是去观光旅游一次,开开眼了。行!我能做到。”

做好了这个计划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进入秦始皇陵墓地宫的前期准备工作。做这事,比从史料中查找玄经上描述的永生世界的有关线索可要容易的多了。因为从古至今,对始皇陵的记载和研究资料不在少数。并且据墩子从当地的一些朋友那所了解到的,有关始皇陵结构的一些线索在西安、咸阳、临潼等地的民间也流传的很多。整理、归纳和分析这些相关的线索,对我们想出办法进入地宫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就重新调整了查找和研究的方向,把先前从史料上查找有关永生世界的线索的目标转移到了研究秦陵构造的相关信息上来。

我们查找了各类史书、典籍以及民间传闻,并且还特意去了兵马俑展览馆,找到了兵马俑最初的发现者——杨志发老先生请教有关秦陵兵马俑坑的情况。经过了整理归纳之后没,发现这始皇陵墓确实非比寻常。无论是从它的规模,还是从防盗等方面来说都是空前绝后的。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在《史记》中有很详细的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着‘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陡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意思是说,这个巨大的工程,动用70万工匠,挖穿了三条地下河,以融化的铜浇注成墓室的底部,埋藏了大量的珍宝珠玉。为防后人盗掘,还在墓内令工匠作机弩暗器,有靠近的人就发射。还用水银建造出百川江河大海的模样,相互灌输。墓室顶部建造星空天图,地面建造山川地形。以东海捕到的‘人鱼’油脂为燃料来点灯,长久不灭。而且,因为害怕参与修陵的工匠泄露地宫的秘密,于是就有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的记录。

书中说,这个巨大的工程,动用70万工匠,历时38年,耗费国家税赋三分之一而建成。它是2000年前,人类建筑力的极限。由此可知,要想进入陵墓,并且躲过各种机关障碍,顺利进入地宫,确实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这么看来,要想进入秦陵地宫内部,从周边挖盗洞的方式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因为从史料上看来,秦陵地宫‘穿三泉’,所以在地下的位置很深,如果要挖盗洞,得花不少力气。更重要的是秦陵地宫内部‘下铜而致椁’,以融化的铜来加固地面和墓墙,由于这个原因,很可能不那么容易就可以挖破墓墙进入地宫。所以在综合分析了这些线索之后,我们觉得进入秦陵地宫最可行的办法,还是先要找到地宫的入口。但是要在这方圆几公里内的广袤地带上找出隐藏在地下的秦陵地宫入口又谈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