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斗智(1 / 2)

葬地玄经 玉司南 2873 字 2019-10-14

 程教授根据在华洋的洛阳铲上所发现的“五花土”,将我们原先一字排开的队形朝华洋那边挪了挪,然后又向土坡的所在位置推进了两米的距离。接着我们再次将各自手中的洛阳铲插进了脚下的泥土中。这一次我们各自手上的洛阳铲所带上来的地层泥土中所含有的“五花土”含量更多了。

就这样,我们一直跟着程教授探察到天色已黑。这时候我们在五花土的土层下还发现了厚厚的夯土层。这夯土层是经过人工夯打而形成的密实坚硬的土层结构,一般的自然过程是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土层结构的。并且在夯土层之下还有大约三十工分厚的白膏泥层。白膏泥是考古界的俗称,它的正式矿物名称是微晶高岭土,色泽白中透青,质地软,但粘性较大。幕里填白膏泥的目的,是因为他质地细蜜,可以防止水渗到墓室中去,从而以此来保证墓室内的干燥,防止墓室内尸体和随葬用品腐烂变质。

半天的探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程教授根据他多年的考古经验和丰富的考古知识断定这土丘之下定然有一座古墓,而且规模还不算小,但具体的墓室方位及外型轮廓还没有时间做进一步的勘察。于是,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岳老三和他的手下就在这土丘旁边支起了防雨布,搭起了帐篷,这里正式的搭建一个临时宿营地。

再这期间,我和程教授他们都一直期盼着李可和警方可以尽早找到我们。我们也一直想乘岳老三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给外界发点消息什么的。但是岳老三是何等精明,早就将我们身上的手机之类通通拿去,让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和外界联系。

就这样我们又在野外过了难眠的一夜。第二天,岳老三可能是想加快搜寻墓室具体布局结构的进度,让他的手下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来帮忙。于是整个土丘上边上场面也开始热闹了起来。一整天下来之后,我们总算是将地下墓室的范围框定了下来。墓室南北朝向,大致呈长方形分布,左右宽约三十五米,前后长约五十五米。而且在墓室的正南边有一条长约三十几米,宽约三米左右的“五花土”分布区。我们推断这很有可能就是通往墓室内部的墓道所在。

由于古代建墓一般喜欢用巨大的石块在墓室的周边累起作为墓室的四壁,所以如果要从四周进入墓室是比较困难的。最简单的方法还是从原先直通墓室的墓道进入墓室。既然墓道已经被我们找到,于是程教授就决定从这条墓道的尽头开始挖起,找到墓道的入口,然后从这条墓道进入墓室。

眼看着胜利在望,岳老三他们也格外的高兴,他手下那票身强力壮的人马也干得格外卖力。到了下午,已经在地面上挖出来一个大大的坑洞。距离地表三四米左右的地方,一堵碎石堆砌的石墙已经有一部分显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