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淮南挣颈红(1 / 2)

白甲军 不开心的橘子 4944 字 2019-10-12

 淮南,寿州城下。

呼号的北风吹得正劲,寿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营帐、营垒、军旗,在天地之间铺开来,十五万后周将士仿佛漫天的彤云一般,四面八方的围定了寿州这座孤城,他们给人的压迫感和天上的乌云一般无二,不时发出的阵阵欢呼呐喊之声仿佛天际之上的雷鸣一般,响彻天地之间。

面对如此骇人的气势,登上城楼的刘仁瞻全身贯甲,鹰隼一般的目光凝望着远处铺天盖地列阵的后周军,一股轻蔑的笑意浮上脸庞。就在昨日,最后一名清淮军兵卒从城外熊熊燃烧的砦垒中撤回城中,历时半月之久的寿州外围据点争夺战才算落下帷幕。

后周大将李重进、李谷、王彦超以及白延遇、韩令坤等十二员先锋都将率领十万周军猛攻城外刘仁瞻的据点。也不知道刘仁瞻从哪里学到的这么一招狠手,利用期限李谷和王彦超留下的营盘为基础,在短短数日之内,将营寨加固起来,和城头遥相呼应,各营砦之间相互贯通,营垒中间居然还挖了拒马壕、通路上布置了鹿砦。李重进杀灭南唐刘彦贞部援军之后,三将合兵一处,行动也算迅速,几天之内就重新回到寿州,但想不到见到了寿州外围这般的景况。

刘仁瞻充分利用逃难进到寿州城内百姓的惨事,向全城百姓发布了动员令,如果破城周军定会屠城,所以寿州全城十多万百姓纷纷响应,出城修建外围营砦,才有这么短时间内布置好的一切出现在周军面前。刘仁瞻反其道行之,将壕沟、鹿砦这些障碍布置在营内,周军步骑兵突进到营垒内才傻了眼,到处都是壕沟和鹿砦,骑兵也不能跑起来,步骑兵相互拥挤,受到城头和营砦中弓箭手的照顾,周军损失颇大。

接到皇帝亲征消息的李重进、李谷、王彦超三人都红了眼,十万大军围攻一座三万人镇守的孤城,昼夜不停的攻打了十余天,居然连城墙也没摸到,三大将、十二都将纷纷赤膊上阵、或是赤膊击鼓鼓舞士气,强攻了三日,付出了近八千精锐伤亡的代价,在昨日勉强扫平了外围的营砦。清淮军撤退的时候,在营砦内四处放火,又在预先布置好的最后一道壕沟内燃起冲天大火,周军无法追击,更别说顺势冲城了。

李重进面色本来就黑,看到这般光景,气得面上更是黑云笼罩,就在城下破口大骂起来,城上羽箭飞下,想要救火的周军兵卒不敢靠近,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大火将外围烧得干干净净。李重进知道没了营砦,等自己攻城的时候,城下将是一片开阔地,口上虽然把刘仁瞻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但心底里还是忍不住隐隐钦佩起刘仁瞻的兵法韬略来,冲天大火之中,他望着寿州那宛如巨兽般的城墙,有些不寒而栗起来,周军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攻破此城呢?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正午之后,火势才渐渐熄灭,大睡了一天一夜的刘仁瞻得到禀报,说围城的周军全部到营帐外列阵,似乎要攻城。此刻站到城楼上,刘仁瞻才发现这些日子周军一直都在增兵,眼前布置的阵列无边无际,粗略算来只怕已经有不下十五万之众。

见到周军不断呼喝、呐喊如山呼海啸般的气势,城楼上清淮军诸将无不骇然,孙羽急道:“大帅,让儿郎们上城墙吧,周军要攻城了。”

刘仁瞻厉声喝道:“慌什么,周军如此散阵布置,哪有半分攻城的迹象?倒像是什么重要的人到了,周军列阵恭迎。”

监军使周廷构奇道:“什么人到了,周军要全军列阵迎候?”

诸将一起惊呼道:“周主柴荣!”

刘仁瞻面色慢慢缓开,冷冷笑道:“那我们就在这里看看周国皇帝的风采如何,不过我们在城楼上面,他在城楼下面,只怕不够恭敬吧。”诸将一起哄笑起来。

刘仁瞻冷喝道:“吾儿何在?”刘仁瞻长子刘崇义全身甲胄站了出来,抱拳喝道:“父帅,孩儿在。”

刘仁瞻冷冷的说道:“你率领一千轻骑在城门口伏候,假若有机会,你给我冲出去大杀一阵,折一折周军锐气,也教这些北人不敢小觑我等,还道我等清淮军没有骑兵!”刘崇义高声领命而去。

刘仁瞻跟着又道:“孙羽,城上伏下三千弓弩手,准备接应。”孙羽也是领命而去。

刘仁瞻看了看自己亲卫队长笑道:“去把本帅的铁胎弓取来,看看柴荣敢不敢显露真身,运气好说不定能射他几箭。”众将大声哄笑起来。

果然片刻之后,只见周军列阵之间的大道之上,数百名黑马骑兵飞驰而出,手中都是明黄的飞龙旌旗,在两旁飞驰而进,口中高声呼喝:“铁骑临风!有进无退!”每到之处,阵中周军士卒高举手中兵刃也跟着呐喊起来:“铁骑临风!有进无退!”

刘仁瞻眸子一黯冷声道:“周军的精锐殿前铁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