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1 / 2)

白甲军 不开心的橘子 4680 字 2019-10-12

 就这样徐皓月和崔翰在桃花村中住下养伤,徐皓月的伤势较轻,过了几日便已经可以下地走动,崔翰也醒了过来,但他胸腹伤势颇重,还下不得床。

童铁头等人得了徐皓月的银钱,第二日便买了数十斤粗盐,桃花村每户人家倒是都分到了一些。徐皓月问起为何会断盐,童铁头才把桃花村的情况说了。桃花村乃是武王山庄所辖的村庄,村上所种的田产大多都是武王山庄所有,而在这乱世之中,村民们托庇于武王山庄保护,加上武王山庄所受的田租比之南唐其他的官田、营田要低,村民们都安于现状。

桃花村多种有茶叶和桑树,出产桑蚕缫丝、茶叶,但近年南唐和后周关系僵化,两国隐隐有开战之势,加上南唐盘剥日重,商旅南来收取缫丝、茶叶日渐稀少,寿州等地南唐本国前来收缫丝、茶叶的奸商趁机压低价格,弄得桃花村产出的上好茶叶和缫丝卖的价格甚贱,只能勉强糊口,像盐巴这样的奢侈品实在是买不得很多。

数天前,山庄少庄主英若兰也看出谷贱伤农这样的害处,便独自一人到寿州去找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并且拜会寿州当地的商家巨贾,希望英山出产的缫丝和茶叶能卖个好价钱。英家和刘家是表亲关系,刘仁瞻倒也痛快答应让几家商家帮助出货,寿州的商家巨贾也敬佩英若兰为人,加上他们商旅行商,在淮南境内也多需武王山庄拂照,他们更怕八十一寨响马劫道,于是便谈定了一个大家都接受得了的价格。只可惜英若兰回到英山宣布消息之后,便陷入被她两个叔叔逼迫让位的困局之中。寿州的商家见武王山庄内斗,生怕英若兰地位不保,先前的承诺作废,便纷纷做壁上观。这样一来可苦了英山一地的茶农和桑农,仅桃花村一地,上好的一筐筐春茶只能在房前屋后晾晒,却没有卖家,所以一来二去,桃花村的村民没有收入,便纷纷断盐了。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徐皓月便提议去看看桃花村的春茶,从前他守仓库的时候,倒是接触过茶叶,对各地名茶都有了解,童铁头说道将春茶晾晒后用蒸青法保存,他有些不解,后世绿茶大抵都是炒青法保存,桃花村的茶农怎会用蒸青法呢?他可不知道炒青绿茶制法是在十二世纪末发明,现在是五代十国末年,还在用着蒸青的制法。

来到童家的后院,银姑和她娘正在忙着用大筲箕将茶叶散铺开晾晒,见到徐皓月和童铁头到来,银姑俏脸一红叫了声:“阿爹。”银姑她娘抿嘴笑道:“怎么不喊徐大哥呢?刚才不是还老在说道徐大哥、徐大哥的吗?”银姑娇嗔道:“娘,你怎么都说了?”

童铁头只怕惹徐皓月不高兴,急忙斥道:“你们娘俩少说两句,徐先生是来看看这春茶的,先生念过书,有法子帮咱们制茶。”崔翰醒来之后,童铁头听崔翰老叫徐皓月做先生,稍微打听了一下,崔翰又夸大事实,到把徐皓月捧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所以童铁头更加尊敬徐皓月,也跟着喊先生。

徐皓月连忙说道:“童大叔,没事的,银姑天真烂漫,是个好姑娘,说笑几句没什么大碍。”跟着他走上前从筲箕里抓起一把春茶闻了闻,又放在手心里研磨了几下之后放到嘴里尝了尝。徐皓月只顾着看那春茶,没注意到自己刚才说的那话让银姑秀脸通红,一颗心怦怦直跳。

这春茶入口鲜醇甘爽、齿颊留香,徐皓月倒是记起这茶在后世应该是有名的英山云雾茶,这茶种在大别山南麓英山附近,境内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品质上佳的英山云雾茶,是上好的绿茶品种。当下徐皓月说道:“童大叔,这茶极好,只是以蒸青法焙制出来的茶叶,茶色茶香都会略有不足,我倒是记得书中看过有种炒青制法,不知童大叔可知道?”

童铁头摇摇头说道:“俺们这里自古以来都是蒸青,这炒制并未试过。”徐皓月点点头说道:“那好,咱们就来试试这炒青制法,我也只是书上看过,咱们摸索着来试试。”银姑瞪大眼睛,她想不到徐皓月还懂得制茶之法,当下欣喜拍手的说道:“好啊,徐大哥有新法子制茶,我也要学学。”

当下童铁头喊出儿子童虎头,一家人在后院按着徐皓月的交代,支起大锅,开始研究炒茶制法。反复试验几次之后,炒出的茶叶总是色泽微黄,显然是火太猛,炒得茶叶有些焦黄。徐皓月当下命童虎头减火,以文火炒制,他到记得去杭州旅游时,见过炒茶,又让银姑执扇在一旁扇着,他用手在锅内不停的翻炒,过了一会儿炒干入焙,反复试了十余次之后,制出来的茶叶色泽总算是翠绿色的了。

童家人试着泡制了一壶,果然茶水色泽翠绿油润,条索紧秀匀整,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爽,比蒸青法制出的茶叶更加好。

童铁头大喜道:“徐先生果然厉害,这茶叶能制成这般味道,咱家的茶不怕卖不到好价钱了。”

“老童,你们家在弄什么古怪玩意?我隔着老远都闻到了香气。”孙庭运的声音传了过来,只见孙庭运一身道士打扮笑嘻嘻的站在院外的篱笆旁向里面瞻望。童铁头急忙说道:“没什么,你这赤脚郎中,今日怎么又扮作道士了?”

孙庭运嘿嘿一笑说道:“邻村有人撞上脏东西,我去帮着画符驱鬼,刚才听你说什么能卖个好价钱?有好东西可别藏着。”

童铁头怒道:“你听岔了,什么都没有,快去捉你的鬼去吧,你又做郎中又做道士的还怕赚不到钱么?这农家之事你少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