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壬午军变(2 / 2)

回到清末当悍匪 老矣 7059 字 2019-10-11

7月24日晨,三路叛军和市民汇合后大举向汉城王宫进发,准备一举推翻闵妃集团的统治。途中打死了前领议政——兴寅君李最应(大院君胞兄)。接着起义士兵和市民攻进了王宫——昌德宫,杀掉了躲在王宫的金辅铉、闵谦镐等大批闵妃集团官吏,其中闵谦镐连肠子都被打出来,可见民怨之深。叛军和市民还攻入后宫,四处追杀闵妃。

“娘娘,不好了,叛军已经快要冲进宫了!”贴身宫女十分焦急。

武艺别监洪启熏此时赶了过来,道:“娘娘,我们赶紧离宫吧。那帮叛军已经杀红了眼睛,有大院君的背后支持,他们是不会放过您的!”

闵妃也知道洪启熏所言不假,想了想,便叫宫女取来一身衣衫,然后她化装成宫女,在武艺别监洪启薰的保护下逃出王宫,后来跑到了老家骊州。

权倾朝野的闵妃集团一夕之间瓦解,朝中荡然无人。

7月25日,朝鲜国王高宗李熙被迫召大院君入宫,并归政于大院君,封为国太公。大院君在起义士兵和市民的拥护下再次掌权摄政。大院君下令赦免起义士兵和市民,并遣散他们出宫,又宣告闵妃已死,发布国丧。

大院君再次执政后,全面废除了闵妃集团所实行的开放措施。他先罢斥了闵妃集团的官员,起用申应朝等保守士大夫,释放了因反对开放国门而下狱的郑显德、李晚孙、金平默等官员和儒生。他还让自己的长子李载冕兼任武卫大将、户曹判书、宣惠厅堂上等重要职务,掌握兵权和财政。接着又宣布恢复五营军,废除别技军,裁撤统理机物衙门等命令。

壬午兵变虽然平息下去,但并未完全结束。随后几日,闵致祥等闵姓外戚和主张开放的官员相继为起义士兵和市民所杀,闵泳翊等人亦逃离汉城。起义士兵仍到处搜捕闵妃,闵妃在洪启薰、闵应植、李容翊等人的护送下向南逃亡到忠州长湖院。

忠州兵曹书判府内,兵曹书判赵宁厦对面坐着三个人。

“二位是……”

赵宁夏,字箕三,号惠人。赵秉夔养子。朝鲜王朝外戚世家丰壤赵氏后期的骨干人物,神贞王妃(孝明世子之妻,朝鲜纯祖之世子嫔)的侄子。很年轻就做了官。他一心图谋复兴丰壤赵氏。1873年闵妃逼退兴宣大院君后,掌管武卫都统司。之后由于反对闵妃之子立为世子,反而失势。

“我们是大商保险队的,我是翻译林志孝,这位是我们的连长姜虎,这位是副连长刘石。”

赵宁厦当然知道大商,他看着林志孝介绍的两位年轻人。姜虎身材十分魁梧,坐在那里如小山一般,十分的有威势。刘石相比之下,看起来倒是慈眉善目的。

“见过二位!不知今天到我这边有何贵干?”

姜虎打量着面前的中年人没说话,刘石此时却道:“汉城的事情想必赵书判已经有所耳闻了!”

赵宁厦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想想又道:“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我们大商对此事的态度很明确,我们非常的忧虑。”

赵宁厦不说话,刘石继续道:“我希望贵国能尽快采取措施,平息现在的骚乱,而且我们对于大院君重新执政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感到忧虑!”

“这个……”赵宁厦是外戚中的人物,与大院君算是政治对立。如今大院君重新掌权,当然对他以及他背后的丰壤赵氏十分不利。虽然与闵妃之间也有矛盾,但是总归算一个阵营。

“如果贵国暂时无能力解决,请尽快联络我们大清官方。时间若拖太久,难免日人寻到借口趁机侵占贵国的理由。”

姜虎和刘石的表态很清楚,就是立刻让大清帮着平乱。

其后刘石道:“我们知道大人您十分的开明,对我们大清也十分的尊重!“

赵宁厦点点头,道:“贵国向来为我国之宗主,下官自当如此。”

“赵大人请放心,我们大清一项支持贵国,也支持像您这样的开明官员执掌贵国的大权。我们也相信,贵国只有在您的领导下,才能逐步摆脱日人纠缠,走上国富民强之路。”

刘石这话一说,那就是**裸的政治行贿了。

“下官惶恐,万死不辞!”赵宁厦说着给姜虎和刘石磕头施了一礼。

当二人离开后,赵宁厦在屋子里转了起来,有些兴奋,有些惶恐,又有些心神不安。

大街上,朝鲜百姓看到大商队伍后,都躲得远远的。

姜虎皱眉,对着刘石道:“你相信那个姓赵的?他能为我们办事?”

“信他做什么?”刘石一笑,道:“一条狗而已,过来给我们办事,对我们摇尾巴,那就赏他一口狗食。若是条疯狗,一颗子弹也就够了。”

姜虎笑着摇摇头,没再说话。

第二天,躲在忠州长湖院的闵妃忽然召见赵宁厦,双方之前有过一些不愉快,不过此时见面,到是合作异常。

闵妃其实并不老,今年才三十一岁,相貌还算不错。

“赵爱卿,对于眼下的局势,您有何看法?”

赵宁厦心中一动,想了想,旋即才道:“若单凭我们自己已经无力对抗大院君,只有请清国出兵平乱,方能有一线生机。”

闵妃听完一楞,思考了一会儿,才道:“赵大人说的不错,不过我们已经在忠州,朝中无人,不知该如何联络清国出兵呢?”

“我愿意请神贞王后出面,由她老人家暗中派人前往大清联络。而我国的领选使金允植目前正在清国考察洋务,相信有他在,大清不会坐视不理。”

神贞王后就是大王大妃赵氏,她是赵宁厦的姑姑。

闵妃一想,眼下局面也只有如此,便道:“那就有劳赵大人了。”

“自当效命!”

因为有了大商的帮助,所以在大清的朝鲜领选使金允植还没得到消息的时候,北洋直隶总督张树声就先一步接到了朝鲜的求救信息,开始调兵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