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纠集了一些文人,所谓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极为慷慨地庇护他们,但未能赢得更严肃一些的士大夫们的尊敬,这些人基本上不愿为张士诚的政权服务。</p>
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文人都看不上张士诚。</p>
张士诚也没有真能效命可以帮助他变成皇帝的顾问集团,更没有由密谋和计划组成的核心成员来推动他的政府机器正常运转。</p>
而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认为是张士诚自己没有了进取心!</p>
他从一个热情的、活跃的、火气很冲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四十岁就悠闲自在地寻欢作乐的人。</p>
希望别人替他维持日常政务。</p>
在天下还没有被完全平定的时候,就一直寻欢作乐!</p>
张士诚比他的那些敌人——包括自我毁灭的元政权在内,更能等待时机。</p>
这种耐心可能会使他把天下的帝位逐鹿到手。</p>
可是,张士诚的主要对手不允许己方政权他那样奢侈无度,像他样摆烂。</p>
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都极为有进取心。</p>
朱元璋是一個着了迷的至善至美的追求者。</p>
一个有干劲的当家人,老是想猎取大的目标。</p>
故而他最后能够抛弃他的红巾军身份,并得到了同样想指导他达到最后目标的儒士智囊团的信赖。</p>
元末围剿朱元璋的元兵根本就没有纪律意识,四处劫掠民众,北方的红巾军也多是流寇思想,不维护军纪。</p>
现在朱元璋又看到了这种松弛的现象,不仅仅是同一个基层小吏的谈话当中,可以确信,这种想要放假的思想不在少数。</p>
矫枉必须过正!</p>
朱元璋不希望大明像大元那样纪律松弛的不像样子。</p>
他能够夺取天下,也在于军纪严明。</p>
这种事,自然要安放在治理国家上来。</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