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践踏庄稼(求追读、月票)(1 / 2)

 农户的神情变化,被李德奖看在眼里。</p>

“老伯,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李德奖问道。</p>

那农户喟然一叹:“少郎君有所不知,自贞观二年关内蝗灾后,这两年好不容易是消停了点,今年田埂收成倒也不错,想必您一路行来,也都瞧见了。您说的不错,眼下收秋已进入了尾声,咱们这刚刚才开始,实属无奈之举啊。”</p>

“此话怎样?”李德奖皱眉道。</p>

那农户却是摇了摇头,不发一语。</p>

李德奖见他不语,想必此事有些难以开口,或是背后有什么隐情。</p>

“老伯,咱也就是闲聊两句,不必担心。”李德奖随意道。</p>

见李德奖随和的模样,农户咧了咧嘴,犹豫半晌后,才缓缓说道:“想必少郎君能看出老汉和这些人一样都是佃户吧。”</p>

李德奖嗯了一声。</p>

这自然能看得出,这块田埂想必也是某个勋贵或是世家门阀的田地。</p>

“可即便是佃户,为何你们家主不急着秋收呢?”李德奖狐疑道。</p>

那农户叹息道:“这片田本是杜家的。”</p>

“杜家?!哪个杜家?”李德奖闻言,眉头皱的愈发紧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杜玉铭那厮。</p>

那农户疑惑的看着李德奖,说道:“连杜家都不知道?这长安城里响当当滴杜家,自然就是莱国公府哩!”</p>

“莱国公?杜府?”李德奖不由一震:“可是杜如晦?”</p>

那农户闻言,眉头皱起,似乎对李德奖直呼莱国公名讳有些不满。</p>

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p>

难怪,这下便能解释通了。</p>

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玄龄和杜如晦,故称“房谋杜断!”</p>

可惜的是,莱国公杜如晦在李德奖来到这个世界前便因病离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