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兰芳的商量(2 / 2)

“明白了,那么我先下去了。”李周信告辞退下。

而何沐平又把注意力转回到了自己的本体。

理论上,他可以同时关注本体和替身两边的情况,但是毕竟他没有练过老顽童的左右互搏之术,只能一边安安心心的坐着,另一边处理问题。

他的本体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心神回归,何沐平伸了个懒腰,端起了桌上那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秀芳,秀芳!”何沐平呼唤道。

杨秀芳从外面走了进来,面色如常,问道:“陛下,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嗯,最近国内形势怎么样。”

“您没有看报纸么?”杨秀芳问。

何沐平羞羞地笑笑,道:“看报纸太麻烦,再说,有些事情报纸不知道,你知道啊。”

杨秀芳点点头,道:“进入十一月以来,新近占领的地区基本已经安静下来,我们对于黑恶势力的打击已经基本上取得了成效,包括青洪、哥老会在内的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性质恶劣的,已经被连根拔起,有一些已经开始朝正规化、合法化转型,还有就是,洪门大佬郑安田带着一些心腹,到南洋去了。”

何沐平眉头一挑,问道:“具体去哪里知道么?”

“应该是婆罗洲地区。”

何沐平笑笑,道:“这个人是枭雄性子,草包本领啊,还不服输,打算换个地方再开个堂口么?只是等他到了婆罗洲,建了分基地,就发现,我们的人已经把那里给拿下了,到时候他还能再退么?退又能退到哪里呢?美国么?”

杨秀芳插嘴道:“杀了他一了百了。”

“没必要,”何沐平摇摇头。

随即他又问道:“其他的呢?”

“经济方面,新近占领区的商人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业推行计划,不过他们似乎认为,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报效,或者剪羊毛。他们的初衷是为了买平安,交上投名状。”何沐平的大军前脚占了南方,后脚系统人员组成的熟练工人、教育人才就跟着到了哪些地区。跟当地人有着相同口音,自称本来是当地人的工人、教师们,给了当地人一定的安抚,获得了一定的信任。按照内阁政府工业大臣的工业结构布局,整个南方地区以惊人的速度,架起了高炉,安装了机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机器大生产。

“不过,陛下,按照当前的情况,拿着比较高工资的我们的系统工人,将会是这些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而广大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仍然面临着温饱问题。”

何沐平需要给系统人员发放工资,使他们建设各地的工业,但是他们的消费能力终究有限,如果他又大又快又好的工业大*跃*进不能惠及广大的人民主体——农民,那么他极有可能遭遇中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生产过剩。

“那么农业方面呢?”

“根据新的农业租佃条约,地主阶层对于薄利收入十分不满,但是由于各地警察势力的弹压和我们使用比较威严的手段,打掉了一部分煽动农民反对我们的地主,所以现在情况是基本稳定的。不过,根据可靠情报我们可以分析出,平静下隐藏着波澜,很多地主对我们的政策有着强烈的怨言,丝毫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政策执行后,他们的税负压力其实也减小了。”

何沐平叹道:“这些问题都是几千年积压下来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普及教育,引导下一代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宣传委员的基层宣传绝对不能放松!”在需要给系统公务员发放工资以后,何沐平的政府财政中有一笔相当大的支出就是使用成千上万的宣传委员的费用。这些宣传委员的触手伸进了每一个乡村,每一个街道,不分昼夜的宣传政府政策,为大家讲解新政策,并且努力弘扬新思想,为各项措施的施行减小阻力。深知做好基层工作,把握民众思想的重要性的何沐平,就是从后世天朝严密的组织结构中被培养长大的,深切地知道这些无处不在的宣传委员到底有什么厉害。

何沐平并不是为了给群众们洗脑,而是为使他们快速地接受新思想,并稳定社会。宣传委员是利器,只有在这个时期才需要,并用得好。也许将来以后,他可以就逐步地缩减宣传委员的数量和支出,人民固然需要理解政府、拥护政府,但是他们更需要自己思考。

他不想愚民,不想让人民成为为他提供军队和力量的肉猪,所以,宣传委员这个东西,也许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仅限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