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中秋(2 / 2)

不聊斋 陈留堂 5138 字 2019-07-16

翻开宗卷,翻得很快。

他只在意一个人的信息,要看对方有没有来登记。

“嗯?”

古大人目光一闪,看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浮山分观?”

他手指在书案上轻轻敲着:“此子,竟与浮山有关系?如斯,倒有几分棘手……”

……

时光荏苒,忽忽而过。

今天,已到了中秋。

中秋佳节,美满团圆。

只是这京城中,同样有着无数外乡离人,孤身在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过众多举子,他们终究是不甘寂寞的,以文会友,中秋诗会,各种各样的名堂大行其道,到了晚上,便是一场场盛宴。

正好能借机放松一下。

道观一如往常,清净冷幽,不见什么节日气氛。

上午的时候,有一只怪鸟飞进了道观,落在浮图道人手上。

陈唐恰好见到,很快便意识到那鸟不简单,很可能是浮山观用来传递信息的特殊信使。

鸟飞起来,当然比马跑得快。

陈唐心想,如果有飞鸟传书,送信,那自己那封信就能早传递到苏菱手里了。

显然,道人得了某个讯息,而或是指示一类。他走过来,对陈唐道:“书生,我要外出一趟。这道观,你帮贫道看着。”

陈唐道:“道长,你修行几十载,怎地不找个徒弟?”

他是想撩拨一下,有机会可以自荐。

道人摇头摇得像拨浪鼓:“找徒弟就像养儿子,麻烦得很,我才懒得伺候。”

陈唐没想到他会如此回答,下面的话没机会说了。

看过潘州以及京城的两处分观,对于浮山观的人员数目,也就有了个大概,满观上下,不知有二十个人不,当真是式微得很。完全不像那些写的,人家一个小门派随随便便都是上百人的。

好吧,世界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也许,适合修道的人并不多;又或者,人家对于传法之事,极为看重,宁缺毋滥。

这个,才是修炼圈子的真实情况。

“道长要出去多久?”

陈唐问道。

道人不在,想弄好吃的就不容易了。

“快则三五日,慢则三五个月……”

道人随口回答。

陈唐眨了眨眼睛,实在无言以对。

道人笑道:“你要做什么事,关门出去即可。”

陈唐知道道观不同寻常,等闲也不会有人敢来捣乱偷摸。

道人说着,两袖一甩,很光棍地便出门而去。

剩得陈唐孤零零一个过节,想找个人说话都不容易,叹息一声,心道:要不,到了晚上,也去凑凑热闹,参加些诗会,吟吟诗,作作词,顺便扬名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