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垂躬得人心 城中贼难悟(1 / 2)

 从徐晃口中,黄琬得知大阳县城内尚有三万余叛军,这个人数在他预料之内。</p>

凭借他手中的两万西凉士兵强攻县城,陷城当无问题。只是,在贼军具有人数优势的前提下,盲目攻城,势必会造成麾下士兵大量的伤亡。</p>

在他出征之前,刘协曾殷殷嘱托道:天下乱起,罪在朕躬。朕不求司徒速胜,惟愿司徒爱惜士卒,莫行屠戮降众之事。朕不希望,这大好河山,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p>

说完,刘协当众向黄琬及其麾下诸将躬身行礼。</p>

面对这惊天一躬,黄琬和诸将哪还站得住,他们连忙躬身回礼。直至刘协离开半晌后,黄琬和诸将仍然不敢起身。</p>

这一躬,赢得了黄琬及诸将士的心,也令刘备肃穆,关羽唏嘘,张飞怅惘。</p>

也正是基于此,刘协的嘱托,被他们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p>

因此,强攻大阳县城之法,已被他们摒弃。</p>

再者,刘协也曾言及,围点打援,以消耗贼军有生力量,减少后期歼灭贼军的难度。</p>

面对刘协的种种要求,黄琬自是不敢忽视。更何况,刘协的提议确有见地,也很合理,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呢!</p>

然而,据徐晃猜测,安邑实难派兵救援大阳县贼众。如此情形之下,再行围点打援之计,就有些缘木求鱼的意味了。</p>

所以,黄琬关注的重点依旧是:如何兵不刃血地拿下城内的三万余贼众。</p>

叛军的骑兵可以不用考虑,已经葬送在昨晚的袭营之战中,以至于大阳县城内,如今几无骑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