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抛问题试探态度(1 / 2)

 自刘协认定董卓是把好刀后,他便再无屠戮董卓一族的打算。然而,董卓确是不会相信。哪怕他做再多解释,也是徒劳。</p>

沉吟片刻,刘协无奈道:“董公愿意蓄养甲士,以保全性命,朕非常理解。只是法不可废,若是这些甲士再有违法乱纪之行,朕定不会宽宥。”</p>

听到刘协松口,董卓这才放下心来。他大笑道:“陛下文韬武略、神武雄才,臣深有体会!又兼具仁厚礼贤、节俭爱民、气度恢弘之德,老臣自是愿助陛下亲政。”</p>

对于董卓的溢美之词,刘协听听也就罢了。而亲政,乃势在必行之举,董卓既便不同意,刘协也不会退让。此事得到董卓的支持,他自是心满意足。</p>

只是,想到左将军皇甫嵩处情况不明,他便敛去脸上的喜色,急切催促道:“董公既然允诺,那我们立刻启程,前往西凉军驻地,安抚西凉军如何?”</p>

董卓闻言,询问道:“陛下想必派兵去了军营,不知是哪位将军?”</p>

洛阳城周边的兵马,他心中门清。只是他不清楚,对方是如何躲过斥候的探查,悄无声息地抵达洛阳城外。</p>

因此,他想让刘协亲口说出,以印证心中所想罢了。</p>

刘协道:“太尉想必猜到,正是左将军皇甫嵩领兵围困西凉军,长安尹盖勋助朕三千精兵。”</p>

想到皇甫嵩和盖勋的为人,董卓不由得感叹道:“大汉终不缺忠心之臣啊!”</p>

刘协扶着董卓下车,令其府上甲士护送其回府。</p>

董卓回到府上,先是好言安抚府上的将领和甲士,随即命李儒替他代管太尉府,避免西凉兵和刘协的亲兵发生冲突。他还将刘璋送还刘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