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良深知,一道《台谏官害病疏》并不足以引得官家重视,甚至会进行大事化小的冷处理。</p>
午后,他的第二道弹劾章疏出炉。</p>
名为:《台谏官害事疏》。</p>
这份奏疏的中心论点为:某些台谏官员进言,往往本末倒置,经常以私党、私德为由头,将朝廷政事转为对某个官员的人身攻击,逼其不得不请辞外放。</p>
其心在阴暗沟渠,而非大宋朝堂。</p>
此心思,不但会贻误国事,还会导致官家与宰执们对某些政事做出误判。</p>
这种心术不正的臣子,理应驱离出台谏。</p>
这一奏。</p>
连御史中丞王拱辰都坐不住了。</p>
他亲自撰写章疏递向禁中,亦是认为苏良在哗众取宠,小题大做。</p>
王拱辰乃是御史台主官。</p>
御史台的任何过错,他都有失察之责。</p>
中书省的相公们看到这两份奏疏后,心情都是高兴的。</p>
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台谏官员内斗。</p>
这样就没功夫去找他们的麻烦,可以睡个安稳觉了。</p>
与此同时。</p>
监察御史包拯看过苏良的奏疏后,大为赞赏,认为台谏确实存在此等陋习,当即也撰写奏疏,力挺苏良。</p>
还没完。</p>
黄昏时分,苏良第三道弹劾章疏出炉了。</p>
名为:《台谏官害命疏》。</p>
相对于前两道章疏。</p>
这道章疏的名字都有些吓人。</p>
此道章疏的核心要义为:台谏官的弹劾章疏占了朝堂奏疏的近七成,其中大部分为涉及鸡毛蒜皮小事的无用章奏,这大大消耗了皇帝赵祯的时间精力。</p>
以无用之事使得君王乏累,相当于害命,还是害官家之命,此罪当诛!</p>
三道章疏,皆为苏良的肺腑之言。</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