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陌生女孩成悬疑, 自主创业X起步(2 / 2)

因此可以说LON的出现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p>

在LON之前,所有的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一块专用的网卡来进行,而LON把以太网技术,包括以太网协议,都一起集成进了微处理器,让微处理器能够真正实现相互间的直接网络通信。</p>

回想九年前,1984年,我承担上海器皿二厂的微晶玻璃生产项目时,受困于微处理器之间无法直接通信,因此不得不利用温度场的线性关系通过对不同的温度控制点的温度进行交叉测量来间接地实现对一个温度场的协同控制。</p>

而当时如果有了LON的技术,那一切将会是如此地简单!</p>

而我新加入的这家公司就是一个美国人开的专门从事LON的应用开发的高科技小公司。</p>

这是我在美国的第二次跳槽,也是我在美国的五年中第三个公司,我征战美国“硅谷”黄金十年将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p>

写到这里,不得不先说一说当年的美国“硅谷”为什么会快速崛起。</p>

当时的加州,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制定了一项很奇葩的法律:</p>

一个人可以把在日常工作的公司里学到的一些技术和知识去创新性地用到自己业余设计研发的产品中去而不会引发“职务发明”的争议,前提是你不能复制和抄袭你在公司设计研发的产品。</p>

而正是这么一条法律让“硅谷”得以快速发展起来。</p>

因为大量的年轻人,在高科技大公司中学到了技术,然后自己跑出来开了自己的高科技小公司,并快速地成长起来。</p>

接着又有大量的年轻人从这些年青的高科技小公司中学到了技术,然而又跑出来创建了自己的更年轻的高科技小公司。</p>

这种病毒裂变式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大量的初创型的高科技小公司在“硅谷”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最终让“硅谷”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创业福地!</p>

恰逢这时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向高新技术倾斜的新经济政策,“硅谷”的创新/创业的热情由此被彻底激发了起来,从而使美国“硅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p>

因此当时整个美国“硅谷”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全民”创新/创业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自己创立一个高科技公司,我自然也不例外,因为我不愿意就这样一辈子给人打工,我想做我喜欢的事,而不是老是为了那一点点工资去做别人喜欢的事!</p>

应该说无论创新还是创业对我来说都不陌生:</p>

从组装040微处理器主机板开始,我在国内承接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从微型精密温控系统到微型工业电脑,再到DDZ-4,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p>

从承包到租赁,再到自己“下海”开公司,无一不是在创业;</p>

从组织“星期天工程师联盟”到建立“微型工业电脑联盟”,无疑让我组织能力得到了巨大的锻炼;</p>

从上海器皿二厂项目的“公鸡下蛋”到金山石化总厂项目的“鸟枪反导”,无疑是对我迎难而上的性格的最好锤炼。</p>

过去,我虽然有了美国的学历,但因为没有“绿卡”,因此还无法在美国真正立足,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我不仅有了美国的学历,而且还有了美国的“绿卡”,因此我决心开始在美国自主创业,当时我的计划是这样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