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二、绝境(1)(1 / 2)

 黄佳俊从杭州城里撤了出来,虽说这次杭州战役取得了世人瞠目的功劳,但是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特别是在决定撤退,这对军队来说还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在杭州地区居住的民众们来说就有点过于突厥,在一般人看来既然攻下了杭州那么就应该英勇的守住它,现在仍然是放弃,在一般人的眼中这就太让人失望了。

一路上看到那么多的老百姓牵老携幼,一步一回头的远离自己的家乡的情形,这对官兵们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再也不复有打了胜仗的那种喜悦。

每个人都沉默不语,黄佳俊也是如此,这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加以排解的,只有那种苦涩和无力感在心中淤积。

“,这太压抑了。”胡大海骑在马上骂骂咧咧的。是的,看到这种情景实在是让人心里不好受,不为别的,就为那些凄凉的眼神以及从那些麻木的脸上透露出来的那种从当兵的失望感觉。这无疑是一种无声的谴责和良心上的折磨。

这是从杭州城撤出的第三天,由于在白天鬼子的空军活动的越来越是猖狂,白天基本上已经不敢大规模的行军了,只能是在晚上赶路,速度已经越来越受到影响,更为糟糕的是,从昨晚开始淅淅沥沥的小雨开始下了起来,就是那种不大但是却让人非常烦心的那种江南的小雨。这种小雨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眼里无疑是很有诗情画意地。但是对于行军的部队来说这绝对是一种灾难。

路早就是一片烂泥,这么多的人马走在上面,更是加重了这种状况。随队的几辆坦克有好多次都被陷进了泥潭里,成为了最大的拖累。

李云生看着这一切心里非常着急:“要是再这样下去,说不定鬼子就可能追上来。到时候这个问题就大了。谁不知道鬼子对钧座是恨之入骨?单看这两天鬼子的飞机就知道了。”想到这些李云生就对黄佳俊离城的时候召开地那个所谓地告别记者招待会就气不打一处来,本来这个军事行动就要保密,现在倒好了,在行动开始的时候,敌人就对自己的行动了如指掌,还谈什么保密!

不过,李云生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钧座这两天的心情不好。想想也真像钧座所说的那样:“身为军人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国民。\\\\真是愧对这身军装了。虽说这样一来我们会困难很多,但是却可以减轻其他方向上的压力,可以让更多地老百姓能够因此而冲出去。这就足够了!”

前面传来一阵惊呼声,李云生就知道也不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就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黄佳俊这个时候也换了一身精悍的士兵服,穿着雨衣皱着眉头看着眼前地一切。从后面传来地消息越来越紧急了:“鬼子已经重新占领了杭州、嘉兴等城。但是他们没有在那些地方稍作停留,以骑兵为先导向浙赣边境急速追来。我担任后卫的部队已经全部按照计划撤出,由于敌人的兵力厚度超过了先前的预想。所以对鬼子的骚扰也越来越困难。”这是新四军叶军长发来的敌情通报,“从已经暴露出来的鬼子部队番号可以得知这次鬼子集中了至少一个加强骑兵旅团、装甲旅团、步兵两个师团附海军陆战队一部。”

而从第九战区传来的消息更是不好:“我当面之敌出现异动有向德安秀水方向再次出击之意向。目的不明。另江北地敌三个师团开始大踏步地后撤。估计是要把兵力集中于江南之构想。”

而从军统传来的情报却显示出鬼子正在采取一次大地行动,华北的日军正在向南调动。

黄佳俊知道就凭杭州这次作战鬼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进行报复。首.发只是他们的报复方向是哪里呢?

“报告钧座,后面友军传来情报在离我们三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了鬼子活动的迹象。”集团军情报处处长林义拿着一封电报走到黄佳俊面前轻轻的说道。“三十公里?怎么会这么快?在哪里?”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黄佳俊从中嗅到了一丝不详的味道。

“命令所有的部队立即轻装,那几辆坦克也全部炸毁或是掩埋,加快行军的速度,向第九战区发电命令七十四军向柳河渡靠近抢占渡口,掩护我军的右翼。”黄佳俊沉思了片刻。毅然下令。

在南京城。中国派遣军总部,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大将拿着一份情报高兴的大叫:“天佑皇国!命令天罚行动立即展开!命令所有的部队立即向既定目标前进!请注意给各部队长去电:这次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九江的冈村宁次中将接到电报后。脸上露出一股喜气:“命令第九、第二十三师团马上向开化、衢州进攻!不及一切代价切断浙赣铁路!命令航空兵马上起飞强行空降仙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