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三、激战(1)(1 / 2)

 华中鬼子的十余万大军在海空军的强力掩护下,与数十万中国军队作对厮杀,打得难解难分。这次中国军队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外:那就是再不像以前那样只是防守、防守。在做好防守的同时,各军师都派出了精干的部队发动逆袭,这往往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白天鬼子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但是到了晚上中国军队的反击更是犀利,这样在各个方向都打成了胶着。

各方的目光都同时被吸引到了这场大战之中,在重庆的各国驻华武官纷纷赶往前线,要去亲自见识一下中国军队的战法。并纷纷向自己的国家发出了分析报告,美国驻华武官带着一群军官在亲自观看了一场中国军队发动的进攻后,向华盛顿发回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我所看到的中国军队似乎跟以往不同!他们的进攻精神更为旺盛,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几乎不能把他们跟去年以前那些仓皇不知所措的军队画上等号。那时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去作战!虽然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是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功亏一篑!输的不明不白!仅仅是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完全就变了模样:他们不但善于防守似乎也在有意识的发起一些进攻。不过,他们仍然不能跟日军相提并论,因为他们的装备太差了,一个师仅仅只有不到二十余门大炮,这还是指由国民政府控制的中央军,其他的地方部队甚至连大炮都没有!就是这些拿着简陋的步枪可能里面地子弹都不是那么的充裕,面对着日军在阵地上浴血奋战!我从军人这个角度来说对他们的勇敢精神深感钦佩!我从一个职业军官的角度出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这些瘦弱的中国人能够得到完整而严格的训练并为他们配备上精良的武器的话。他们完全可以跟日军正面硬撼。。。。。。综上所述,这次日军地进攻可能又将是无果而终!”

就在人们的目光都被这场牵动人心的大战所吸引的时候,也有人在问:“在这样的一场大战中,原来一向不甘人后地四十八集团军在赶到南昌后却没有看到有什么举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他们是在全力防备日军出奇兵再次袭击南昌这个战略要地,抑或是在准备出其不意的在日军的某个方向发动进攻。或者就是已经在准备反攻!不过不管怎么样,被日军称为支那之魂的黄佳俊是绝对不会在这场大战中销声匿迹的,到底怎么样?我们完全可以拭目以待!”

其实就在黄佳俊跟老范达成广泛的共识后。就已经向秘密运动到了作战位置的各支小部队发出了行动开始的命令。抢先动手地是八十八军,他们在强大的炮兵部队的掩护下向无锡周围各交通要道上鬼子据点发起了气势汹汹的攻击,由于鬼子根本就没有料到当面的中国军队有这么强大的火力,那些砖石结构地碉堡据点完全不能挡住八十八军前进的步伐。

短短的三天时间,分布在无锡外围的数十上百个鬼子据点被轰上了半空。让鬼子地守备部队损失惨重,等到无锡警备部队的长官岗野木三大佐好不容易弄清状况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中国军队团团包围了。八十八军的进攻同时也激发起了当地民众的抗战热情,纷纷的给国军提供情况,帮助军队运送物资转运伤员,在打下据点后,又帮助军队破坏公路桥梁等有价值的目标。

八十八军地行动引起了在杭州地第四师团师团长北野宪造中将也是在关注,但是他还是认为这不过是支那游击队为了减轻长沙方向的压力而采取地牵制行动罢了。他在命令无锡的守备部队加强城防后也就不再放在心上。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些支那游击队不过是些拿着破旧步枪甚至是大刀长矛的乌合之众罢了。难不成他们还敢进攻有重兵防守的大城市?

接着就是杭州周边的城镇也慢慢的遭到了支那军队的攻击。这次这些攻击部队跟以往有所不同,不但有新四军还有一些地方保安团。

日军早就把京沪杭地区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再加上这些地区的汉奸特别的多,在各地都是组织起了数量不少的皇协军,这大大加强了日本人对京沪杭地区的控制,东京大本营里。也早就把这个地区看成是可以给日本国内源源不断提供物资补给的地方了,在看到皇协军的作用更是加大了对皇协军的兴趣,认为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皇军作战部队的无谓消耗,可以让皇军主力专注于进攻而不是当守备队。

在嘉兴地区就有一支装备精良全副日式装备的一支皇协军。这是大汉奸韩义发组织的。这个韩义发是嘉兴的大地主出身。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陆士,回国后也参加了辛亥革命,并成为了嘉兴的保安司令,他利用自己的财力组建了一支保安部队,全部用的是日式装备。在抗战开始后,他就认为中国是不能在日本的侵略下能够存在下去的。因此,鬼子在杭州湾登陆后。韩义发就率部投降了鬼子。并被鬼子任命为皇协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